2 语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背景与意义
2.1 语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增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民族与世界的交融,各种新媒体的出现,都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在不断进步,语文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深化,要求人们有创新的思维,要求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创新,敢于阐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因此,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最大效益,合理地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说法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材长期实行一个教学大纲一本教材的教材政策,这种唯一式的教材政策使教师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很少有教师思考教育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创造性使用教材和质疑教材了。小学教师刘松旺在1988 年第1 期《小学教学研究》中发表《不越雷池 焉能脱颖——创造性使用教材管见》,由此可见,在当时提出“创造性使用教材”堪比越雷池。[2]这就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教学组织形式死板,教学氛围死气沉沉,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不到发展,也使得语文教师专业化进程缓慢,语文教师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可以做。
随着2001 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个课程标准多本教材”的教材政策才得以全面贯彻落实。语文课堂的氛围也在逐渐改变,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求变,不断发展语文课程,不断创新。直到《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这意着语文教师再也不能照本宣科,停留于教材,局限于教材内容,只教教材,而是要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和个性化地运用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为创造性使用教材打开了大门,同时,新课标也为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参考。当然,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其专业成长的重要机遇。
2.2 语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义
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打破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和思维,培养教师自主解读教材的能力,让教师花时间思考“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把教材变活;使得每位教师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同的解读与思考,多维度解读教材,把教材变“厚”。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也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是编者的一言堂,教师不再是编者的传话筒,教材不再是语文学习的圣经。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互动,真正实现编者、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对话。
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丰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实践性知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又不偏离语文课堂所需要的课程情境知识。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不足,从而使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语文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反思,并加以改造,特别是通过对语文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这使得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知识,形成新的课程经验,提高专业教育能力。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创造性使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0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