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2)

时间:2020-09-19 16:48来源:毕业论文
1.2 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 1.2.1 经验性 儿童空间表象是在以前生活环境的活动操作中渐渐形成的,并不是通过他们的空间环境感觉读出来的。儿童根据经验学

1.2 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

1.2.1 经验性 

儿童空间表象是在以前生活环境的活动操作中渐渐形成的,并不是通过他们的空间环境感觉读出来的。儿童根据经验学习几何知识,形成空间观念,这便是空间观念经验性的体现。

具体来说,因为儿童以形象性思维和具体性思维为主,儿童在学习几何时是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的,并不是以几何的公理体系为起点,也就是说儿童所学的几何更多的是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而不是论证几何。一般来说,抽象概念不像直观的几何图形那样容易理解,儿童需借助直观演示来帮助理解,所以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更多地要依靠直观感知与动手操作。

1.2.2 渐进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与儿童空间思维发展水平的阶段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学前儿童可能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形成关于“三角形”的观念;低年级段的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可能认识到三角形的形状和特征,用“三条线段围起来”这样直观的感知来分辨图形;但高年级段的学生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性质。其他图形的概念也是这样形成的。同样的,由二维空间观念发展到三维空间观念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学生的作业错误率很高,学生经常将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混淆,这是因为在二维空间中,图形与实物的可见面是一致的,学生易学且容易辨认,但在三维空间中,学生只能在二维平面上看到象征性的立体图形,学生不易获得直观的空间形象,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将在二维空间中看到的图形加以想象,发展成三维立体图形,由此可见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渐进性。

1.2.3 过程性 

空间观念经验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决定了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因为只有儿童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生活经验和几何活动经验。而空间观念的渐进性本就是一个过程的体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何的基本定位是几何直观、操作几何,因此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课程目标多用“经历”“讨论”“探索”“研究”等一系列过程性动词来进行表述,从而体现了空间观念的过程性特征。例如,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等。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方面

2.1.1 教师教学方法的失当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的有效时间十分的短暂,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在动手操作环节,通常是自己或让个别学生来进行操作,其余学生则在下面进行观察,这样,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活动就受到了局限。再则,有的教师不擅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一的“啃书本”,而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在书本上只能进行平面静态的展示,但现实的空间则是动态的、立体的,一些立体图形无法呈现,动态效果不能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就十分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1.2 教师不够重视有关知识

对于空间观念的有关知识,教师不够重视。虽然空间观念的有关知识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它在考试中的地位并不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并不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书上有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忽视教学的完整性。同时教师没有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缺少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没有及时反馈获得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没有很好的评估,从而不能很好的调整教学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漏洞。 论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09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