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识字教学语境化研究(2)

时间:2020-11-09 16:52来源:毕业论文
后来,又有人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长处,提出集中分散总相宜的观点,既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归纳,大大提高了识字

后来,又有人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的长处,提出“集中分散总相宜”的观点,既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归纳,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由此看出,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需要克服孤立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为了识字而识字的传统旧观念。那种将识字教学与读写听说、与现实生活相割裂的做法;不顾儿童学习兴趣、需要与能力,为了识字而识字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的一大特点,与语境化教学在理念上高度一致,小学识字教学需要实现语境化。具体说来:

(一)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奠定了识字教学语境化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识字教学主要处于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的儿童阶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智力与思维发展水平还有很多不足,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更要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多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语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将知识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单独地死记硬背。倘若一采取灌输或者机械记忆的方式,只求节约时间,短期内学得快,不但不利于长时记忆,不能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还会磨灭了这些初涉学习的孩子们的积极性,失去学习动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但思维仍然依赖于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2] (p33)在识字教学中,语言符号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抽象的,此阶段学生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新的学习材料需要教师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实际,从具体语境中将所学新知与具体的课文语段或实际交流相联系。

(二) 汉字的基本结构规律为识字教学语境化创造了条件

许多识字教学将课文中的生词按照偏旁部首、同音、形近等规律出现,这与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表意文字这一大特点有紧密联系。但是,仔细考察一下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形声字,即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义,这可以说是汉字最基本的结构规律。这个规律,学生不难掌握,抓住这一大特点,使学生懂得构字规律,对学生识字很有帮助。例如,教学某一具体生字时,先从偏旁入手,分析汉字结构,以后学到相同形旁的生字时,稍加启发,学生就能从字形联想到字音、字义,自己也会分析,而省去集中识字大量重复繁琐的练习。

不过,要想让生字词教学在运用汉字基本规律的同时趣盎然,还要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汉字,要仔细观察,有意义地“拆分”,赋予每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意义,并串联起来理解整个生字。比如斯霞老师在教学“攀”这个笔画复杂的生字时,她说:“拿东西要把手合起来才拿得住。”攀登的攀,看似笔画很多,对于小学生来说会有畏难情绪,无从下手,但斯霞老师把生字分解开,并通过语义联想创设出具体情境:山上面有许多树木,攀字上有两个“木”;树上有很多枝杈,所以木中间也有两个“叉”,大手一攀就上去了。[3] (p201)学生一边听到字音,一边看字形,很快就理解字义了,还听得津津有,饶有兴趣。

(三) 识字教学语境化是推进课程改革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小学识字教学语境化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44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