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反抗期的共同特点
(1)新旧关系体制的转型。在反抗期之前对父母的依赖与父母的权威之间保持着平衡的体制,因为新的能力和意识的增长,这种平衡受到挑战而即将被打破。反抗期就是在建立新的平衡体制之前,出现的改革和混乱,所以也称改革期或混乱期。
(2)独立自主性。由于新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的要求强烈起来,张日益增强,于是使矛盾集中在自主和依赖,反控制和控制之间的斗争上。
2.两个反抗期的不同特点自主要求
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1]
因此,对于逆反心理地理解、接纳,就应该跨越具体的矛盾与冲突,像接纳幼儿顽皮、不懂事,接纳逆反时期这一阶段本身。
二、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逆反心理期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分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本文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如何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反抗期,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其非凡的一生奠定基础,提供契机。
(一) 在教育过程中有以下行为的,是不对的。
1.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方式生硬。
2.首先是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粗暴的训斥,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就冷眼相待,甚至放弃教育。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家长过份限制干涉孩了的行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或者对了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
4.金钱崇拜思想,家庭变异现象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5.“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学生的做法; 不切实际的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避免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2]
6.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就冷眼相待,甚至放弃教育。
7.冷嘲热讽,大声呵斥,体罚或变相体罚,或者父母溺爱、父母百依百顺、隔代养
育等。
(二)以下具体行为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1.教育者完善自我。教育者要多接触各种新思想、新观点,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 。教育学家夸关纽斯也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领袖,而不是监工;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模仿的榜样;教师应具有慈父般的爱,通过赞扬和激励等正而教育的方式不断鼓励学生。”[3]
2.注重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某些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应对学生进行有情、有理、有据的疏导,启发学生去思考。“用具体事例打破学生幼稚的理想化思维,用老师的冷静、善诱去换取学生明智的选择。”[4]
3.给学生希望。对后进生,要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准确掌握了其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恳切地提出希望。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培养人,就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5]
4.怀揣真挚的热情,加强沟通。教育者在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感情上不厌恶,言语上少否定。以学生的朋友、知己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厚此薄彼、不独裁专制、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观察寻找学生叛逆的根源。对有逆反行为的学生,不要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用成人特有的成熟与冷静控制住事态的发展。 逆反心理教育现状反思(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