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具体的单音节动词具有委婉义或是随意的语气,需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如:你也学学小明。如果这句话是劝导别人的,则带有委婉义。如果这句话是上级对下级说的,则带有责怪的意,那就谈不上委婉。
单音节动词重叠后之所以具有委婉的语气,是因为单音节动词重叠多用在祈使句中。祈使句中常带的语气是委婉的语气,因而就好像是单音节重叠动词所带的语气一样。
刘月华指出动词本身的性质决定这个动词能否重叠,即一个单音节动词能否重叠,取决于这个单音节动词本身的性质[6]。由此可见,单音节动词自身的性质在决定单音节动词是否可以重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单音节动词能否重叠,首先需要区分单音节动词的有条件重叠和无条件重叠。单音节动词的无条件重叠是指任何一个单音节动词单独拿出来就可以重叠,不需要附加其他任何条件,并且符合汉语语法、语义和语用规范。单音节动词的有条件重叠是指单音节动词需要在一定的语境、语气和句式条件下才可以重叠,即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这些单音节动词才可以重叠。如若离开了这些条件,那么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则不符合汉语使用规范。
《动词用法词典》从《现代汉语词典》选取单音节动词579个,其中可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为432个,占单音节动词总数的74.6%[1]。这个比例反映出在汉语中大多数的单音节动词是可以重叠的。黄柏荣先生将动词分为六大类:动作行为动词、心理活动动词、表示存在、消失、变化的动词、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12]。何融认为:“非动作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表示使令意义、被动意义、给予意义和不能加‘着’的动词都不能重叠[5]。”李人鉴:“动作行为的可持续重复性质决定了动词的重叠”[12],“有结果意义的动词、表示定量的动词、表示因客观情况而自然地产生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词等”[12]不能重叠。
目前在语法学界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刘月华的观点,他认为,能够进行单节动词重叠的动作动词必须是可持续的或者是可反复的[7]。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出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几个条件:首先,能进行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主要是动作动词,非动作动词一般是不可重叠的;其次,表示持续性动作的动词才能够进行重叠,并且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具有自主性和可控性;另外,褒义及中性动词可以重叠,贬义性的动词大多数是不可以重叠的;最后,虽然可以进行无条件重叠的单音节动词所表示的是反复的的、持续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不仅在主观上具有终止点,而且在客观上也具有终止点。
以下几类是不能进行无条件重叠的单音节动词:
能愿动词(能、可、敢、肯等)
判断词、准判断词(是、姓、像、叫等)
部分趋向动词(来、过、起等)
准谓宾动词(遭、作等)
部分心理活动动词(爱、恨、怕、盼等)
单音节动词重叠除了单音节动词本身的性质的影响外,还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语言及语言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类的交往活动及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语言与语言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可以好好利用语言工具,也可以尽量利用语言环境来满足自身的言语交际需要,同样,语言环境也会给人类的交际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语言环境不仅包括大的语体环境,而且包括小的句子环境。虽然有些单音节动词自身不可以进行重叠,但是在我们日常交流所产生的语言环境中可以重叠使用。然而这些单音节动词的可重叠的条件并不是十分的明确,它们的重叠使用还是要依附一定的语言环境。另外,人类在长期的交际活动中会形成对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固定化运用。 留学生单音节动词VV式重叠习得偏误分析(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