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2)

时间:2021-01-26 21:43来源:毕业论文
2.2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学前期幼儿情绪比较稳定,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懂得倾听与表达,愿意与人交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

2.2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学前期幼儿情绪比较稳定,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懂得倾听与表达,愿意与人交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引起自身的满足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大类,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当幼儿因帮助他人或按时进餐得到表扬时,心里会不由地产生满足感,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建立能力感知、形成健康的自我表象。不仅如此,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为幼儿提供了融入社会情境的通道,促进幼儿正在发展中的关系。如在区域活动或角色扮演中,假设幼儿能够明白自己所担当的角色,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促进与同伴间的交往,增加接受帮助或合作的机会。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营造积极的团体氛围,使师幼互动、同伴关系更好地体现在课堂上或游戏中。幼儿善于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积极回应,同伴之间友好互助,对于良好班集体的打造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3.1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表现在行为习惯上则是不能按时、按点、按量吃饭,喜欢挑食,不能早睡早起、按时午睡等不良生活习惯。幼儿在园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幼儿在家时的自理情况。在家时,大多数幼儿都会在父母的帮助下起床、穿衣服、吃饭等,家长怕幼儿不会穿衣服,不会自己吃饭或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幼儿自己起床,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往往都会主动提出帮助。如当孩子自己吃饭时,把桌子上弄得全是饭菜或者吃的很慢,家长就会认为还不如自己喂比较省事儿;孩子玩过玩具后要自己洗手,家长会担心幼儿弄湿衣服或没洗干净而后悔让幼儿自己洗手长期以往,幼儿在学校养成的生活自理习惯会在家中逐渐退化,阻碍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还有的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自理能力表现有所差异,由于依赖性太强,明明是自己在幼儿园里能做好的事,如叠被子、穿衣服等,回家后依赖于爸爸妈妈,造成不会做的假象,从而养成懒惰、任性的不良生活习惯。

3.2  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为普遍,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家庭的核心。而这些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幼儿与其他幼儿相比,往往更以自我为中心,体现在行为上则是对规则的不遵守,包括游戏规则、活动规则等。在学习生活中,稍有不满或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乱发脾气,甚至动辄打闹,不顾周围同伴与成人的感受。有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较为自私,不遵守游戏规则,明明已经被淘汰却闹脾气不肯出局;还有的幼儿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大喊大叫,哭着闹着一定要得到这些幼儿往往会发展成为同伴关系中的“被拒绝儿童”,不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下的不遵守规则行为更多出现在小班,主要表现为不讲理、任性、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等。这些幼儿缺乏与兄弟姐妹、同伴共同生活、互帮互助的机会,从而使其不愿分享,独占东西,长期以往养成霸道的行为习惯。如有的幼儿玩够了自己的玩具,不经过他人同意就会抢别人的玩具;小组分发点心时,个别幼儿会将所有点心都拿到自己面前,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老师劝解了好久,才会答应拿出一点分给平时玩的好的幼儿,对其他的幼儿依旧不理不睬。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90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