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完善阶段(1992-1994)
在总结《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巨大变化,国家教委重新制定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教学大纲中指出,全日制中学从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的课程名称统称为思想政治,不再进行具体分列。对于初级中学主要进行公民道德、国家观念教育、社会发展史教育和法律教育;对于高级中学则分别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这次改革把1978 年后改革开放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契合点的。改革开放发展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传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人们的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大纲对中学生道德的教育、法律的教育不断增强,为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总结发展阶段(1994-1999)
1994 年 8 月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纲领性的文件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教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试验,并且在 1996 年 4 月颁发了《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这一时期原来的教学大纲被课程标准所取代,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程度,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入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标准突出特点。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意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下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了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思想品德课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专门组建了教材编写小组,依据新编订的课程标准,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新教材。对初一学生主要进行心理品质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初二学生主要进行法制教育,初三学生则主要进行国情教育。
(四)新时期思想品德课初步改革(1999-2004)
《中央、国务院并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于1999 年6月颁布,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开始了,之后于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正式开始了。
(五)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2004年至今)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将初中“思想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至此,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并把这几部分内容综合于高中阶段分设了四个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六个选修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于教材“教”与“用”的关系处理不当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版本多达十余种,新版本教材比之传统教材更具多样化与开放性,提高了了教师在选择较教材的可选性,同时也要求教师科学运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当前还有一些教育者在教育思想方面墨守成规,抱守传统的过时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当“本本”,而不去研究新情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些教师考虑到考试压力较大,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承受考试压力,因此,很多教育者选择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对于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探究和体验不甚重视。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教育者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唾沫横飞,可是学生却兴趣不大,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更有甚者,让学生课上朗诵课文,课下背诵课文,只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变小,个性思维缺乏和创新能力变差,最终思想品德课变成一个机械的循环课程: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读,课后背诵,最后考试。这样培训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思维,他们的个性和思维在机械循环的教学过程中被摧毁。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2]。有的教育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要改变现状,却过分重视开展课堂活动,补充教学资源,忽略了教材的使用,教材内容本身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最终使得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功能降低,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人们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也随之变差。 新课改语境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