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活动名称 在该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总数量
小班 数学活动《好饿的小蛇》 52
音乐活动《网小鱼》 30
中班 科学活动《种蚕豆》 80
健康活动《小乌龟爬爬爬》 65
大班 美术活动《向日葵》 60
语言活动《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90
提问总数量 337
3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
3.1 提问的数量过多
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往往是教师提问,并且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观察中发现:小班数学活动《好饿的小蛇》提问52次、中班健康活动《小乌龟爬爬爬》提问65次、大班美术活动《向日葵》提问60次,教师提问的数量过多是教学活动的普遍现象。许多教师认为提问多就能启发幼儿,引起幼儿的思考;提问少或者不提问就是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实际上,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过量的问题也降低了幼儿深入思考的机会,阻碍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好饿的小蛇》中,大部分是教师提问来引导幼儿掌握知识,枯燥乏,而留给幼儿考虑的时间少,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问题太多容易使活动领域的特点不明显,活动的重点不明确。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2 问题质量较低
教师的提问应能引导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否则,提问非但不能引导学习,反而会影响幼儿的学习[2]。教师提问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教师应大胆进行开放式提问,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大胆想象,帮助幼儿理解新知识,促进知识的增长。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大部分是封闭式提问,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思维构不成挑战,幼儿自然机械地进行附和。例如,有位教师在美术活动《向日葵》中是这样提问的: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画主要用了什么颜色?”幼儿:“黄色。”教师:“这些黄色都一样吗?”幼儿:“不一样。”教师:“哪里不一样啊?”幼儿:“花瓣的颜色不一样。”教师:“还有哪里不一样?”幼儿:“花心的颜色不一样。”教师:“你们觉得这样画好看吗?”幼儿:“好看。”教师:“那么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呢?”幼儿1:“这样画好看。”教师:“还有呢?”幼儿2:“把花心和花瓣分开。”幼儿3:“能看出花瓣是一瓣一瓣的。”这些大部分都是细节化的提问,缺乏启发性,这种低水平的提问根本不需要幼儿开动脑筋,久而久之,幼儿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论文网
3.3 幼儿应答机会分配不均
教育对幼儿应该是公平的,每个幼儿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权利需要教师提供机会才能实现。在观察中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获得了多次被教师提问的机会,而有些幼儿却一次机会也没有。教师喜欢提问“能力强”的幼儿,但个体回答不能兼顾每个幼儿,有些幼儿会被教师忽略,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在大班语言活动《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讲到天鹅和鸭子玩木头人游戏的时候,幼儿都很开心,在教师提了一系列问题后,幼儿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一直在举手,但是教师一直没有请他们回答问题。等到活动结束,我问:“为什么开始的时候积极地举手,后来就不再举手了啊?”有幼儿回答说:“老师总是请XX幼儿回答,不会叫我的。”教师请“能干的”的幼儿回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能力弱”的幼儿往往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被忽视,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也失去了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只有几个幼儿参与,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及其改进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7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