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学生面对的问题
2.2.1 适应新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的良好习惯。”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贯穿于一个人一生。幼小衔接时期处于交替阶段,幼儿园多以游戏为主,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达到基本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形成。幼小两个教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任务,也就会有学习,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例如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厕所设置是一样的,但是幼儿园是每个班级都有,并有厕纸等,在小学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到教室外指定地方去如厕。虽然是小小细节,也反映了幼小衔接面对的纷繁复杂的问题。
2.2.2 人际交往的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历练。学校作为孩子们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场所,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也在经历着一些改变。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还在感受的更多的是对人的依赖,教师带着孩子一起游戏,孩子并不会落单。在进入小学时,学生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子,自己固定的伙伴,不再有人带领着,更加考验孩子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容易遭遇“适应性障碍”。
2.2.3 教学方式上的差异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保与教缺一不可。在小学,则是以书面知识为重,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头戏,重视全面发展。因而教学方式的差异显而易见。幼儿园课堂游戏化,学习内容,形式融入游戏中,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小学则多以知识量为标准,教学体现出规范化,程序性的特点。
2.2.4 环境与文化
两个教育阶段有两种不同的教育任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环境的转变,从幼儿园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到小学受纪律约束,更加“有规矩”的生活。孩子们进入了“没有玩具的课堂”。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方面。这种转变会引起孩子内心的变化,产生诸如注意力不集中,哭闹等状况。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在幼小衔接阶段出现的适应性问题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教学方式和新的环境创设等新的领域。
2.2.5 对内外部环境的心理适应性问题
小学一年级常常出现的画面是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下面的学生仍然是打打闹闹,常常是注意力无法集中。追根溯源可以发现,这些表现都是源于学生内心的不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自身发展较快,活泼好动,所以很难快速地融进一个规范化的环境。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需要学生适应,需要学生做出相应的改变。外部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而内心的心理适应则需要学生有主动性,才能真正的适应小学新生生活。很多学生在中高年级出现的学习无力感就是心理适应不良的后果。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2.6 作息时间的差异
在幼儿园一般要求儿童在八点之前入园,有的幼儿园是要求9点左右。儿童入园之后就是早操时间,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开始上课,幼儿会有休息时间,教授知识,学习的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每天固定在9点半左右吃点心。之后幼儿洗手入厕,准备吃午饭,中午十二点到两点儿童进行休息,起床之后两点到两点半是下午的点心时间,两点半到三点半是幼儿区域活动,三点半到四半幼儿户外活动,四点到四点半是幼儿吃晚饭时间,之后家长就可以接学生放学。
小学的入学时间较早,要求7点半之前到校,早餐是在家进行,早晨入校之后是早自习时问,课程一节课是40分钟,上午四节课,在第二节课结束之后有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时间,下午三节课,小学没有吃点心的安排,而且中午放学之后要离校,下午在一点半左右到校。较比幼儿园而言,小学的时间安排更紧凑,课程是固定的,孩子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活动,不能迟到早退,没有特殊原因不容许请假。 幼小衔接适应性问题的成因与对策(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