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
(3)科学“学困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4)影响学习兴趣的负因素等;
(5)科学学科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激发,维持和巩固等;
(6)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评价手段和点化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1.3 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主要指搜集,搜集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从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第二部分的内容将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那些不易得到的、较为分散的资料;第三使用现代教育网络搜索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对科学学科兴趣的研究文献材料进行调查,找出关于学习兴趣的研究的各种不用的观点与看法,并进行综合叙述,从中寻找与本课题相关或能支持本课题论点的资料。文献综述
2、案例分析、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习的两个月,积累了许多课堂经验。新课改提出“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等概念。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从这两个月的课堂经验和学生反馈中可以得出许多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因素。例如,同一模式的课堂在两个兴趣基础不同的班级上所得的结果反馈是不同的,那如何调整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就是一个教师应当做的事。
3、调查法
在实习期间,在实习学校的七八年级,做了一次关于“影响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的因素探究”的调查,做了一次调研报告。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和激发维持学生兴趣的因素进行了一个调查。
2 学习兴趣
2.1 什么是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一般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有着推动作用,是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动力性因素。
兴趣有四个品质:第一,兴趣的广度,即兴趣的范围大小,一般指兴趣广泛与否,在学科教学中,兴趣的专注性是指对一门学科的专注,而一门学科中又分为许多面,此时就需要扩大兴趣的广度,激发学生对学科整体的兴趣;第二,兴趣的针对性,即对某个特定领域或特定事物形成更为浓厚、强烈的兴趣;第三,兴趣的稳定性,即对事物产生兴趣时,该兴趣维持的时间长久,是否一直有这样的兴趣;第四,兴趣的效能,指兴趣能积极推进人的活动,提高活动的效能,即兴趣对学生认知活动的推进作用。
2.2 兴趣的分类
兴趣的分类有很多种。
根据引起兴趣的原因,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兴趣,例如看电影、小说或观赏景色时,是为了认识这个事物,对这个事物本身有认识的需求而产生的兴趣;而将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例如做实验时,我们可能对过程或一些数据处理并不感兴趣,仅仅是对结果有认识的需求,这就是间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直接兴趣,对学科本身产生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在兴趣的广度上,我们一般将兴趣分为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中心兴趣是指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相对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广阔兴趣则是对多方面的事物表现出广泛的兴趣。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并维持学生的中心兴趣,但不能扼制学生的广阔兴趣,要结合广阔兴趣和中心兴趣,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时间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浓厚的稳定的兴趣,例如音乐是某人的一生追求;情境兴趣则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对某一事物突发性的短暂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利用情境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个体兴趣。 影响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兴趣的因素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