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初阳老师又善于借用单一教材传达深刻的思想。教材其实就是经典案例,郭初阳老师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这些经典的案例向学生传达出文化和精神品质。从简单的文本当中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对于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是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入的思考能力。郭初阳老师基于自己博览群书,有着强大的理论基础,而以言说抵抗沉默。他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基于自己的博览群书后的清醒认识和理性解读。
例如在郭老师的《愚公移山》[2](P115-159)中他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是智叟你会反驳他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或许会回答,愚公不一定会生儿子啊,即使生了儿子也并不一定他们都愿意这样做啊等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从而将问题引申到让学生思考,愚公这样的想法和决心,对于他的子孙来说,是否是剥夺了子孙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呢?郭初阳老师通过这样层层的深入而不是向学生简单的抛出自己预设的最终结论,在学生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也使得学生脑洞大开,体会这种思维迸发的快感以及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T型语文课堂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一种质疑的精神。这是文本表层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但是在郭老师积极地引导下完成了这样的T型语文课堂而又未偏离文本。我们应该大力倡导这样的T型语文课堂。文献综述
在《珍珠鸟》[2](p71-114)的教学中,《珍珠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短小的课文主旨明确,内容简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这样一篇比较简单的课文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需要花的功夫似乎比较少,但是如果就这样平平淡淡上完这节课并不能突出本文所需要阐述的重点,语文课堂的宽度与深度问题,也不能实现郭初阳老师所倡导的语文课堂目标。如果我们总是浅薄的表面的被动接纳语文课本中的思想,如果我们不去深入研究课文的细节,如果我们不去交流探讨,进行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那么大部分的语文课堂都是枯燥乏味的,是庸俗低级的,这样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没有生命。郭老师拒绝这样平庸的课堂,在《珍珠鸟》课堂实录里我们看到郭老师并不是简单地阐述人与鸟类的友好相处,而是上升到了历史文化角度以及追求自由等方面。同时从课堂的形式来看,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完美表演,而是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的发言不断对其引导,同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这是郭老师课堂的魅力所在。在课堂中,郭初阳老师还用电影《群鸟》来举例。通过生动的画面对比,当人在车里面对群鸟而心生恐惧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当角色转换,鸟儿在笼子中面对人类,鸟儿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通过这样情境的的创设,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当中所传达的尊重、自由的内涵。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宽度和深度是其必备的两个要素,给人启发,使人思考。郭初阳老师,正是凭借他广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使他的每一堂课都那么别开生面。教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语文课堂的深宽度与深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合作才能完美达成。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 对郭初阳老师T型语文课堂的“有界”认识
异端无罪,极端有错。语文课堂的宽度与深度也不能是无限的夸大毫无边界的。对于这个问题,这更多的取决于受众,也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范围。个人认为,在郭初阳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和思想过于宽泛和深刻,以至于听众不能完全接受。T型语文课堂也是有界的。有人曾指出,郭初阳老师的阅读课存在的两大缺陷,“教师主导学生被动”以及“预设性太强”。[3](p125)根据新课标和心理学,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不成熟,对于历史文学方面涉猎的也没有那么深入。郭初阳老师的语文课堂,有时候更倾向于精英教育。例如在《珍珠鸟》课堂实录里,郭老师对语文课堂的宽度与深度无疑做了很好的探索。这是我不能认同的观点,教育应该为普遍大众所受教。如果教育只是教育出了十分之一二的优秀学生,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必然是种负担,而过分的负担反而会导致肤浅。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作为一种类似礼物的东西让学生欣然接受,而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这样的T型语文课堂必然适得其反,过犹不及。师生和文本能够进行自由的对话,这是郭老师对于语文教学任务的看法,郭老师借助自身的阅历与思想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将学生引入到他所预设的情境当中去,从而完成他所期待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也往往导致教师对学生本身身心特点的忽视。在这看似是一种语文课堂宽度与深度的突出展现,其实并不完全是正确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段、不同的阅历,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宽度与深度大不相同。语文课堂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主体权仍然要在学生。例如,郭老师把原型批评理论等一些文学理论引入高中课堂,虽然这有利于解决上述提到的语文课堂的弱智化、单一化,提高语文课堂的深度,但是对于广大的受众来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郭老师可以深入浅出地更简单直白的向学生解说。在郭初阳老师的《弟子规》[1](P199-250)课堂实录里,郭老师纠结于文本辨析,停留于说理,理论性的东西过于深刻化。比如在解释“事虽小,勿擅为”这句关于“小”如何去把把握的时候,说理不用那么拗口和模棱两可,这反而使学生更难以理解。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完全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随手扔垃圾就不应该做之类的。又如在《项链》[2](P1-69)一课的时候,郭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预设,自己抛出对比项又不断地暗示学生,因而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理解,这样的结果只能匆忙而又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要传达的观念。从郭老师的课堂实录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郭老师试图通过各个角度层面对文本进行完全解读,而不去筛选、适当的丢弃一些东西。在一节课当中如果传递的信息如此之多,设计的范围如此之广,强行拉着学生跟随自己走,就不能展开分析讨论。让学生记住最终结论不是目的,而应该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形成自己不一定独特但必须独立的观点和看法。 郭初阳老师课堂T型语文特征体现(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