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严重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让幼儿提前学习一年级的教材,学好拼音、算术和写字,就可以减轻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的负担,就是为进入小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6]有些幼儿园甚至在幼儿进入大班时,制定“小学课程表”,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本,教师轮流给幼儿上课。这样简单地对小学教育方式和手段的照搬照抄,实际上是让幼儿提前进入小学,这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幼儿入学的适应能力,反而容易造成种种弊端,妨碍幼儿的健康发展。
小学化的第一个弊端是易使幼儿养成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一般经过幼儿园或者家长超前教育培养出来的幼儿,在入学之初会觉得很轻松,他们好像是“高材生”,对于老师所讲述的内容都会了,就缺乏学习兴趣,经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间长了,就养成上课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小学化的第二个弊端——教会幼儿死记硬背,而不善于动脑思考。幼儿期以机械记忆为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若要幼儿学习拼音、识字和算术,幼儿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死记硬背,事倍功半,不管是幼儿自己学,还是家长、老师教都会显得很吃力。当幼儿具备了必要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后,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事半功倍。更严重的问题是,过早的让幼儿死记硬背,使他们对许多知识都一知半解,自以为已经了解弄懂了,因而失去了好奇心和深入探索的欲望,不利于幼儿智力的深入发展。
小学化的第三个弊端——幼儿读写算等方面学习往往不够规范,并且养成不良习惯。而纠正幼儿的错误往往比让他们从头学习要困难的多。比如有些幼儿发言不标准,笔画不合规范,字迹潦草,做题马虎等,这些坏毛病一旦形成,到了小学之后就很难改正过来,反而给小学教育带来麻烦。
学前教育不应该成为一种“催熟”教育,而“小学化”现象正是让幼儿提前接受不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特点的教育,往往是拔苗助长,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卢梭就曾说过:“大自然是希望幼儿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假如我们随意打乱秩序,那么果实就会过早成熟,并且长得不好看,味道也不会甜美,而且比那些正常成长的果实更容易腐烂。由此可见,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育必须走出重知识技能轻全面整体发展和“小学化现象”的误区。
3。3 幼小衔接中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如今,很多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教育特点,又对小学教育规律十分了解的教师,而许多小学低年级的教师对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学前教育著作知之甚少。[7]他们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等都不够熟悉。即使他们想要相互了解,迫于各种现实压力往往无法实现。而且,很多高学历、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往往不愿意留在幼儿园里任教,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对幼儿幼小衔接还是幼儿园长远的发展都是不容忽视的。
4 造成我国幼小不衔接的原因
4。1 主导活动和教育手段差异大
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丰富多样。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而教师的指导方法也比较灵活,可以针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而且幼儿没有成堆的家庭作业和各种考试制度。而幼儿进入小学后,其主导活动是各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其主要活动,教学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学生通过听课、读书、写作业的形式来掌握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方法相对幼儿园而言比较固定、单一,幼儿回家后有一定的家庭作业,也需要参加一些必要的考试制度。这种剧变超出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其无法适应。[6]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5):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