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绍振的语文教学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思想是:语文的目标是人文关怀和心灵自由,课文解读要以作品细读与比较还原为基底,教学过程要重视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内容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这些教学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80097
毕业论文关键字:孙绍振;教育思想;语文教学;启示
Abstract: Sun Shaozhen’s way of thinking in Chine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The main idea is that the goal of the language is human care and spiritual freedom, read the text you want to restore the works to be read and compared to the base。 Teaching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These teaching thought on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language teaching work。
Key words: Sun Shaozhen; Education thought; Chinese teaching; enlightenment
孙绍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20世纪90年代,他介入语文教学改革,数年中发表了《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质疑四六级全国统考体制》等颇具见解的文章,出版了《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孙绍振如是解读文本》、《直谏中学语文教育》等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著作。[1](P66)对中学语文教学做出了贡献。
一 孙先生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批判
孙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批判之上的,他认为我国长期的考试制度忽略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往往重视阅读教学而忽略了口语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不到提高,开放性思维得不到训练。例如语文课堂中几乎没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环节,课后的口语交际训练由于教师无法检查监督,学生也常常偷工减料甚至完全不练。加上高考语文试卷针对口语表达的考查题目也很少见,分值所占比例更是语法与阅读相比较,因此口语教学越发得不到重视。
其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脱离文本的倾向,教师多只顾课堂的形式化而忽略对文本的真正分析,使文本分析过于刻意生硬。例如教师在语文课中过度地要求学生进行段落分析,而不是深入地分析文本的内涵和意义。学生在课堂中阅读文本时只为了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到文本中找答案,脱离了上下文,而不去通读文本分析文本的真实情感。
最后,应试教育的考查形式,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语文教学不能实现真正的文学素养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倒退。孙先生作为语文教育家,面对语文教学中的不良现状提出了批判,值得语文教育者深思。论文网
二 孙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一)语文的目的:人文关怀与心灵自由
孙先生认为,由于长期的考试制度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他认为,应该把语文课和思想教育课区分开来。语文课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还原语文课的本来面目。语文课应当是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发散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曾有教师向孙先生提出疑问。语文课中要求学生想象分析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情景,初春三月,薄雾弥漫着柳絮,长江滚滚而去,最好的朋友即将去向远方。如果你是李白,你会如何。一位学生说,我想喝一些酒。同学都笑了。孙先生指出,这是这位学生没有进入文本规定的情景。由于当代青少年的经历和古人忧愁的心理存在矛盾和距离,加之长久的灌输式的语文教育导致的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没有结合文本思考领悟的习惯和能力,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P17) 浅析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