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他们的大脑中,虽然对有些知识很清楚,但如果让他们表达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就非常关键,需对学生进行诱导,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引导上的工作,及时给学生一些提示,逐渐引导学生[5]。例如小学低年级中的看图写话,学生潜意识里可能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但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从这幅画的表面能看到些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幅画你有什么想法,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杨老师在讲解“爽”字时,由于这个字比划较多,学生不容易识记,教师就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解释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人张开手臂,在他的手臂下分别有两个转动的风扇,那么这个人感觉会怎样?”学生都回答说“这个人他会感到很清爽”。杨老师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使学生记住了这个字的书写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并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消极影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小学语文课堂造成消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化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把握教学内容来:自[优E尔L论W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属于一种口语语体,它会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有口语化的通俗易懂,而且语言还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准确性[6],特别是针对语言性较强的语文学科,就更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一样很随意的表达,但是有一些教师容易犯这些错误。例如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用很随意的语言表达,不经过认真的思考,在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有时想到了下一个模块的问题,就直接跳跃到下一个模块,使知识之间不具备连贯性,自己的教学语言也总是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问题。例如一位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这一课时,在他的课堂中总是出现方言式的普通话。如他在问学生“作者都拜访了那些朋友”这个问题时,他说:“同学们请把答案给我讨论出来”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说成:“一道看看这篇文章”,并且他讲授的知识也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如课堂中正讲述古桥的品质,没有一丝铺垫就跳跃到森林的品质讲解中,想到之前古桥的另一些品质就直接在森林这部分中补充。这时学生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堂上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对这个教师的课反感,影响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语言技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