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土地制度几经变革,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认《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为主要农村土地制度之一,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这些年,这一制度让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让农民获得更多土地上剩余索取权,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了,使得粮食产量连年提升,农村社会总值显著增长。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其优越性逐年降低,它无法解决一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不可逆转的人口增长和稀缺的耕地数量导致的人均耕地少,分散型小农经营与集约型大规模农业生产相比竞争力远远不能抗衡,农村主要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从事农业劳作的多以老弱妇女为主,农地利用地低下甚至良田变荒地等等。加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面临外部农产品的压力和国际化标准要求。因此,必然要通过土地流转合理配置用地,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确保农业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工业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央不断提倡重要农村政策。实践过程中,随着土地流转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也存在着不少供需不平衡、交易不规范、流转规模小、侵害农民利益等严重现象,阻碍了土地流转进行。所以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相应的流转服务体系,保护各方利益不受损害,将是改革进行的方向。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一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有利于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三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途径。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本文研究如何增加土地流转规模和提高流转效率,保护流程过程中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土地流转的现实必要性和理论依据,通过了解学者研究的成果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态势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二,分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高昂的土地成本和大量的资金缺口问题,中介组织服务不完善等。第三,土地流转的不同类型与模型比较分析——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浙江省土地流转的模式,归纳这些模型的特点及其凸出之处。第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国内研究:
2。1。2国外研究
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基础
2。2。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在承包权和经营权统一的前提下,原土地承包经营权拥有者保留其承包权,将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同时转入方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使用用途。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多样化,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继承、入股、土地信托等。
2。2。2农村土地流转理论
2。2。2。1产权理论
认为所有权包括使用权占有权支配权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高度化不断地分离。现代产权理论奠基人科斯系统的分析了产权经济作用,认为明确的产权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市场运行中交易费用,排除利益的“搭便车”现象和共同体内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性。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同时现代产权理论认为明确的产权主体可以促进效率的提升,为资源的配置提供了保障。研究并分析产权理论可以为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中“产权”主体界定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在某种意义上找出土地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提供解决途径。 我国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和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19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