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农村金融服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12-09 20:07来源:毕业论文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问题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由于本文是基于农户层面的调研来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问题,所以必须从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问题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广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由于本文是基于农户层面的调研来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问题,所以必须从农户的行为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梳理农村金融供求特点、现状、影响因素的文献,来探寻本文的切入点与重点。42647

(一)农户行为研究

“理性小农”、“道义小农”和“拐杖逻辑”[ ]是农户行为特征研究的代表思想。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1979)是理性小农思想的代表,在他的思想中,农户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企业家,在技术和资本的限制下,其生产规模和经营收入无法达到企业的标准,如果有新的经济刺激出现,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小农也会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所以,农户作为经济主体,更倾向于按理性投资者的原则行事。

“道义小农”的典型代表是蔡雅诺夫和斯科特。前苏联经济学家蔡雅诺夫指出,小农经济活动的最优化选择取决于自身的消费满足与劳动辛苦程度之间的均衡,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斯科特[ ]秉持蔡雅诺夫的理论,强调农民行为背后的道德含义,他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指出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农民是典型的风险规避者,追求的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论文网

美籍华裔经济学家黄宗智[ ]在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后提出了拐杖逻辑,他把拐杖逻辑形象的概括为一个恒等式:小农收入=家庭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由于中国农民安土重迁的思想,家庭农业收入相当于人的双腿,非农业收入是辅助性的拐杖,导致农户不能跳出小农经济的范畴。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特点的研究

金融服务供求关系的研究,是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郭兴平,2010)。在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上,美国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1966)提出了“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领先”模式,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需求追随”模式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相适应,“供给领先”模式与农村经济落后地区相适应,但在实践中,两者难以区分开来[ ]。

在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关系上,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一般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金融抑制,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导致了金融抑制的存在,如冯兴元[ ](2015)指出民间借贷的兴起源于正规金融机构没有更好的为借款人提供某些服务;二是需求性金融抑制,认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商品化程度低,导致其对资金的交易性需求也较小,如刘祚祥[ ](2007)认为一般农户在原有规模上从事农业生产时并不太需要金融的支持;三是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供给型金融抑制为主,需求型金融抑制为辅,如曹立群[ ](2011)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资金有限的同时,农民也存在融资需求约束。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金融抑制,解除金融抑制要求农村金融体系以需求为导向,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三)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学者在研究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仇娟东[ ](2010)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得出对其有正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来源、家庭储蓄水平等,而受教育程度、家庭常住人口、耕地面积等则是负的显著影响。杨巧娜[ ](2012)将一系列影响因素分为农户特征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短期性等特点。黄健[ ](2010)对湖南省的834位农户和56位县长做了问卷调查后,先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然后通过对比金融服务的创新来研究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431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