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华西村失地农民生活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在收入、就业、社会保障以及消费方面的生活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失地农民在适应新的生活时面临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影响着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
3.1 就业质量不高
从华西村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虽然华西村失地农民的就业率达到94.4%,但他们的就业质量不高,其中从事重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失地农民达到75%。通过对失地农民的走访,我们了解到虽然华西村为失地农民提供统一的就业机会,但是要求失地农民对工作性质基于不挑不拣的原则。一部分不愿意服从这项原则的失地农民只能自谋生路,但他们也只能从事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和技能要求低的工作,例如打零工和跑运输。失地农民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80%的失地农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与当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人才要求偏离较大。特别是4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除了土地耕种,没有一技之长,在失地后,很多失地农民都只能凭借自己的体力从事一些建筑、搬运类的临时性工作;同时,失地农民就业受到政策因素的制约。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深化,政府一直是以解决城市市民的就业为主,导致农村的失地农民到城市工作受到冷漠。而且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统一,就业信息的不充分,使失地农民无法及时获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4]。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2 社会保障不健全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不健全。由于农村的失地农民既与一般农民不一样,又与城市农民不相同,因此他们属于一种弱势群体。虽然镇政府对失地农民名义上有500元补贴款,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落实。华西村也会对已退休失地农民每月发放180元补偿款,但实质上,我们是享有这些基本生活权利的[5]。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农民失去土地后对粮食的开支变大,但政府没有提供长久的生活保障。第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不健全。由于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收入明显变少,相反,支出远大于收入。在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家庭养老方式,主要依赖土地和子女。然而,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就像失去支撑一样,只能依靠社会养老保障,但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完全普及。第三,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不健全。在传统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却还处在试点阶段,大多数农村还不普及,村民对此了解也甚少。对于失去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来说,不完善的医疗体系犹如雪上加霜。由于医疗保障的缺陷,很多失地农民宁愿忍耐病痛也不愿花钱[6]。
华西村失地农民生活状况分析(3):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6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