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讲,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地区文化水平的差异,教育资源的差异,学生兴趣的差异等等诸多原因还是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会存在某些同学在大学以前就熟练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 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并且对一些专业领域也有所涉及,而某些同学则对这些基础工具很陌生。这样两极化的状况便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由于学校资源有限,许多学校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上课模式多是采用老师用幻灯片教学,学生不能很好地动手操作。并且上课时间有限,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往往填鸭式的讲解许多知识点,学生听起课来多会感觉枯燥无,并且对于计算机基础差的同学来讲不能很好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这就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像纸上谈兵,无法把所接受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工作中去。
(3)高校教学目标不明确
许多高校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目前,一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是存在课程分类不明确;内容结构杂乱简单;课时安排不科学;课程安排单一,没有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这就说明大部分高校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教学目标,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迫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师资力量跟不上,知识更新慢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增长速度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增长速度,师生比例不协调,各个高校都相对缺乏从事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的教师。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和上课的效率。而且,大学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所以,高校所用的教材更要跟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5)考核方式滞后
就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评估方法还是凭借一纸试卷的答题情况来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许多大学已经发现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并逐步做了一些改革,增加了一些平时实验、实践测试的分数,但这也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操作,重点就在于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高校要培养的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生活的能力,所以不应该再用理论考试来评定一个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限制了学生思文的拓展。
2. 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它对指导教育人类活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才的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而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所以它的课程体系应该依据社会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本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2.1 课程体系分析
目前,就高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来看,其课程体系还是存在课程内容杂乱简单,专业特色不明显;课时安排较少等诸多问题。
那么经过研究分析,高校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减少基础类知识所占用的课时,增加一些有技术性、有专业特色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多掌握一些Internet应用与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信息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技术性强的知识。高校要明确自己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上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领域中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初探(2):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3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