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研究思路与设计
1.4.1研究的内容
研究包括以下:第一部分:根据国外信息素养研究现状,分析信息素养概念然后提出支持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根据理论依据,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七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分析该县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发现适用于该县的策略方法给予借鉴使用。
1.4.2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手段,可以直观的了解研究对象;此次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9]。第一步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于研究主题即信息素养进行了解,对于有关数据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第二步,根据民汉合校特点,进行双语调查问卷设计,以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自己在巩留县二中实习期间与有关教师进行交流,观察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设计方面的看法;第三步,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法了解学生的态度和学习情况;最后实施新的教学策略来验证新教学策略的效果[10]。
1.4.3研究的思路
课题主要以新疆伊犁州巩留县第二中学为调查研究的地点,笔者在此实习,积累和观察学生学习方式,最终形成论文,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2 信息素养的概念
2.1信息素养概念与分析
2.1.1国外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第一次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
20世纪70至80年代,信息素养开始由以前单纯的文献检索能力,转向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和提高决策的能力;重视网络检索技能的培养,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特别是计算机在信息获取、处理过程中的应用[11]。论文网
1978年Rawitsch 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信息素质主要指运用软件和硬件的功能特性来解决问题。
1980年Watt认为:信息素质是指计算机知识、技能、理解和关系的集合,信息素质是指自然人在计算机导向的社会中能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功能,成为一位有更高生产力的人[12]。
1982年Forest Horton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在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过程中公民运用计算机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标识和存取的能力[12]。
1983年Eisele认为:信息素质应该包括: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解决家庭以及工作的技能、计算机应用服务的伦理态度、计算机使用的伦理观,对计算机扮演角色所持的态度[12]。
1987年,信息素养被概括为一种系统,此系统能鉴别信息的价值,也是选择获取信息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3]。
1996年,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委员会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应该具备评价和利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独立学习 [14]。
1998年,美国相关部门提出应该从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补充信息素养的内容,为此制定了评价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的标准[15]。
2006年美国信息素养峰会上人们提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够主动高效率地融入充满活力的全球化信息社会的一种能力。
2008年英国教师国家委员会(NCTE)对于信息素养内容进行扩展,将构建与他人关系的能力也纳入到信息素养的内容中,强调有能力与他人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要求具备在全球范围设计、提供信息的能力,并且分享信息用来满足多种用途;强调熟知技术工具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道德责任感。 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7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