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开题报告 >

上海中心城区室内可吸入颗粒的污染研究开题报告(3)

时间:2018-06-09 21:42来源:毕业论文
与PM10相关的毒理学、生物机理的研究尚不特别明确,就临床试验提出许多的假说表明PM10对呼吸、心肺及免疫等系统具有损伤作用,这些假说包括由于颗粒


与PM10相关的毒理学、生物机理的研究尚不特别明确,就临床试验提出许多的假说表明PM10对呼吸、心肺及免疫等系统具有损伤作用,这些假说包括由于颗粒物的粒径、质量等物理特征引起的对细胞的作用而引发的疾病的物理特征假说(Seato,1995;张文丽等,2003)、由于颗粒物的酸碱度而影响肺功能的酸性气溶胶假说(Lippmann,1989;Wyzga, 1995),颗粒物中本身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或者具有“三致”效应的毒害物质(Christiani,1996;Hsiao et al., 2000),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害有机物假说、以及颗粒物中由于有金属元素等对细胞直接氧化进而损伤肺部的氧化损伤假说等(Wyzga,1995;Baulig et al.,2003)。然而,当前还没有最为完善的解释来定论PM10对人体的毒害。因此需要展开PM10的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为开展相关毒理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
鉴于流行病学难以定量的解释PM10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用(Englert,2004),因此尝试将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引入,开展二者之间的剂量-效应研究(李金娟等,2006)。实现的方法是通过分析PM10中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等,借助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的评估PM10造成的健康风险。金立新等(2008)对德阳地区的大气颗粒物开展了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市区存在非致癌风险,主要的暴露是通过食物暴露。邓邵坡等(2010)对电子废弃物拆解地的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后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PM10中的Cd引起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范围。印红玲等(2006)测定了PM10中的多环芳烃并对其等效致癌毒性进行评估。当前开展的健康风险评价主要是针对土壤、水体、地表灰尘、蔬菜等环境介质中的有机污染或重金属,而针对颗粒物中的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相对较少,尤其是PM2.5中的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鲜有报道。
2.2 调研情况
从上述研究进展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可吸入颗粒物溯源——现状——预测整个系统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些研究只是集中在一个区域上的某一个环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溯源方面,较多的集中在微观源解析,缺乏系统的理化相结合的判源,且少有定量的远距离追踪。今后关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将会在更微观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系统化的研究。本文就是立足于上海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治理措施进行归纳。
此外,本文选取上海中心城区的宝山区、普陀区为主要样本及研究地点。理由如下:宝山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之一,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宝山钢铁集团坐落于该区,因此,宝山区是典型的工业与交通混合的区域;普陀区位于中心城区的西北部,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样点周围多数为商业用地及居民用地,基本没有工业排放,但交通客流量较大,因此该区域是混合区的典型代表区域。
二、方案论证
2.1 拟采取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上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行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①归纳演绎法。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材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
②文献法。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研究理论采用查阅文献的办法。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图书馆借阅有价值的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
③调研法。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中心城区——宝山区、普陀区为主要调研地点,并通过分析两个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相关特性以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上海中心城区室内可吸入颗粒的污染研究开题报告(3):http://www.youerw.com/kaiti/lunwen_1731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