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构成方面:
江俊龙(2011)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细分为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和财政风险。其中项目风险是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制度风险和作业风险。源于债务清偿的财政风险则主要包括偿债风险,即违约风险,和政策风险。
其三,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指标方面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课题组(2010)按债务类别,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指标体系分为直接债务类、或有债务类和综合债务类。其中直接债务类中有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的指标包括中央地方债务比、地方借债率、债务负担率、新增债务率,外债的指标包括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和短期外债率。或有债务的监测指标转化为直接债务的风险概率值。综合债务的监测指标则以综合债务率表示。
董毅(2014)则将风险预警指标按环节分类,分为借债环节指标,用债环节指标和偿债环节指标。其中借债环节指标包括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财政赤字率。用债环节指标包括债务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具备自我偿债能力债务占总债务比重、GDP增速与债务增速比例和民间投资增速与债务增速比例。偿债环节指标包括债务逾期率、债务偿债率、借新还旧占债务总额比重、偿债准备金比率和违约债务比例。
三、国外研究情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较早,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界定比较明确,对政府债务研究的也比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对象是不区分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只是将政府债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们才开始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并单独对其进行研究。归纳起来,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性研究
1、以古典经济学派为代表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债务负面影响远大于其经济效益。亚当•斯密主张自有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认为市场可以支配经济的顺利运行,因此他反对政府举债,认为政府偿还债务时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具有很大的风险,相比之下,税收制度比政府债务制度更有稳定性和规律性。大卫•李嘉图认为税收和举债等价,但是他并不赞成政府举借债务,强调人们不能为了减轻眼前的负担或者逃避暂时的困难而过多的求助于借债,累计巨额债务的政府处境是极不自然的,政府借债对经济是没有贡献的,反而存在较高风险。
2、部分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债务正面影响超过其所带来的风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由此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主张国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增加需求就要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举借债务,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正面效应超过其带来的风险。”
3、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债务的风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詹姆斯•M•布坎南(1958)认为公债既有利也有弊,其合理性取决于支出的预期生产力和预期收益。针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的高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87)根据政府债务资金的不同用途来分析政府债务的风险。他认为政府对债务资金的不同使用用途将决定着政府债务风险的性质和程度,进而决定政府债务融资活动的优劣及正当与否。
(二)关于政府债务的结构和风险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视政府债务与资产的对应关系。哈维•罗森(1992)提出了“隐性债务”的概念,认为隐性债务是由于政府承诺未来支付一定数额款项而产生的。因此,政府债务范围成为了分析过程中新的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控制开题报告(2):http://www.youerw.com/kaiti/lunwen_4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