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公允价值计量的會计信息可靠性研究【4342字】

时间:2023-03-13 12:34来源: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的會计信息可靠性研究【4342字】

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22-03


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22-03

引言

1978年FASB提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目标,导致了准则制定中大量引入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世纪90年代论文网中期,中国开始探索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于存在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等问题,2001年1月财政部在修改上述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直至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广泛运用它。随着公允价值运用领域的不断展开,公允价值估值的本身固有的缺陷凸显,滥用公允价值的案例频繁出现。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公允价值的定义的实质性差异。中国对公允价值先用后弃,弃而又用以及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谨慎。限制和有条件的运用以及SFAS157关于公允价值可靠性层级问题等情况无不昭示准则制定者和实践者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谨慎性。

公允价值是从现实市场交易或事项的价格变化规律中寻求模拟市场环境里潜在交易价格的定价制度,是一种价格转换机制,充当转换的参照物就是当前的交易市价。选用哪种市价计量不但影响现实交易或事项的价值计量,而且直接影响模拟市场。潜在交易下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从而直指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公允价值估值与随之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之间会出现一定程度偏差,尤其对不确定较大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估值更为明显。公允价值贴近市场。贴近市价。有利于决策的相关性得到普遍认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初衷是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更具相关性以及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包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的专业判断,其可靠性相对较低。Ramanna和Wastts(2012)指出,对具有不可验证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依赖,将增加经理人操控财务报表的机会和经理人的代理成本。对此,本文将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角度,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一。可靠性与公允价值的概念

(一)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从哲学范畴看,是指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毫无偏差地反映客观的财务状况。会计信息可靠性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但各国对可靠性的理解有所差异,均没有衡量可靠性的可操作标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可靠性定义为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差错。偏见并能重视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的信息质量“,其构成要素有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可靠性定义为当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者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者理当反映的情况而提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其构成要素有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下了各自的定义,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相关规定涉及了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特征,但未对其下明确的定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靠性是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偏差。偏见,并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可靠性的关键是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依赖于如实反映。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客观性。审慎性和可验证性。

(二)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定义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会计组织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简称APB)第4号公告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随着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美国又多次对公允价值重新进行了定义。随着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深入,FASB在2006年9月发布SFAS157是对公允价值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体现了明确的价格性质,清晰的计量时间。交易主体的具体性。计量对象的全面性。

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或组织也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如下表所示)。

二。相关理论综述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追求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它关注会计信息是否能及时反映企业现时经营状况和实际盈余成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弥补会计稳健性不对称反映的不足,更符合股权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杜兴强和杜颖洁(2010)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在公允价值应用的各个阶段有所不同:在引入阶段(1998―2000年),会计稳健性不是很明显;在回避阶段(2001―2006年),除2006年以外的各年均表现出显著的会计稳健性;在重新采用阶段(2007―2008年),会计稳健性有所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不会必然导致会计稳健性的下降。陈骏(2013)利用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以及盈余持续性模型三种方式衡量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经验证据并不支持中国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降低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假说。

但是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取得相关性更好的会计信息的同时,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Watts。R。L教授2003年在公允价值与当前经济环境的报告中指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价方法,使得原始抵押债券和次级证券的价格被高估,证券产品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的因素为经理人不断发放低质量的抵押债券和证券以及滞后确认损失提供了可能,所以说公允价值在次债危机中起到了一种支持作用。财务报告的初衷并不是用于公司估值,过大的操纵空间会导致财务报告出现误导,有效的报告准则应该能够预期到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财务报告的演进预示着盈余稳健主义的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充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既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预防管理层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操控财务数据,以及如何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兼顾稳健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终改进会计信息质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依赖于特定的程序。规则与方法。

(一)计量程序

从上页图可以看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获取与资产或负债相关的市场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数额;然后进行初始或后续计量;最后再披露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表。分析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市场信息获取。公允价值计算。公允价值财务数据计量及列报都涉及到人为因素,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市场信息还受到其他重要因素(如交易市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等)的影响。

(二)计量规则

1995年,FASB和IASB在联合开发企业合并“项目中初次提出级次理论“。2006年,SFAC157公允价值计量正式采用这一方法,根据估值所使用的参数所处的级次评价公允价值结果的可靠性程度。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FASB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公允价值有三个层次:(1)活跃交易市场对资产和负债的报价――交易价格,指在活跃市场上存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报价时,使用该报价对公允价值进行的估计。(2)类似资产和负债可观察到的市价――类似资产报价,指活跃市场上虽然没有相同但有相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信息。在利用相似信息估计公允价值时,应当调整与相同信息之间的差异,且所进行的调整必须是能客观确定的。(3)运用估值技术所确定的价值――模型定价技术,指无法运用第一。二层次信息估计时,则应用本层次的估计。活跃市场中的脱手价“为公允价值计价第一层级,可靠性最强;二级参数是一级参数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参数,可靠性次之;三级参数是不可观察参数,可靠性最弱。可靠的计量结果直接在报表中确认,不必进行额外披露;不可靠的在报表确认的同时,还要增加披露内容,以弥补可能的计量缺陷。极次越低,要求披露的信息越多。

2006年中国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试图通过规定公允价值信息的区间分布提高可靠性程度。第22号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5条两次用到区间“一词。这说明在金融工具领域,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一个变动区间。同期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和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审计准则都指向了一个目标: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从点估计转移到区间估计后随之引发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三)计量方法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不同程度地突破了成本计量的传统模式,有条件地运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等方面。金融工具准则规定,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容易使其成为调节盈余。避免亏损甚至摘牌的蓄水池,且纳入表内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因缺乏公开的市场报价,使用的估价模型十分复杂,这不仅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或操纵提供了空间,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并没有说明如何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为活跃市场,也没有说明如何参照活跃市场价格确定公允价值。由于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管理层可以在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利用有倾向性的职业判断进行利润调节。非货币性交易相关准则规定,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或操纵的空间。

目前,中国除了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外,其余资产和负债等更多的是依靠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估值技术需要专业人员的判断和估计,并且往往还要依赖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段,这为盈余管理和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损害了盈余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此外,各个主要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也存在一些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影响的规定。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可靠性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的确定过多依赖于主观性和可操控性较强的估值技术以及新会计准则加大了会计判断与估计,从而为盈余管理和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后,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完善制度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保障。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为公允价值应用制定出更具操作性。更为详尽的实施细则,以指导会计计量。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有相关规定,但仍然不够详细,可操作性不强。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应针对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特点给出相应的细则,尽量减少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的主观判断。第二,完善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制度。要对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交易事项进行充分披露,尤其是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而对于那些在亏损和摘牌边缘的公司,更要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对损益的影响。第三,努力提高中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目前资产。负债或是相似的其他资产。负债尚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并且短期内也很难形成,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更多地会采用估值技术。估值技术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力,还需要了解资产评估。金融工具等相关知识。

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的會计信息可靠性研究【4342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79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