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2-0097-05
一。引言
经营机制是指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和发展而形成的运行方式及内在功能,是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它论文网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系统,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具体来看,决策机制是企业经营意志和利益目标的直接体现,并决定着企业行为选择的路线;企业经营者在追求和实现其经营意志和利益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激励机制来启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如果说激励机制是一种正向的启动。强化和传递的话,那么约束机制则是一种逆向的牵制。逆动和制动,以保证企业和行为人行为的合理化;在企业行为运行的过程中,离不开企业发展机制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经营者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使企业内部各层级间及企业与企业间利益有效协调和制衡。
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会计准则变革对财务报告或者资本市场等预期效应的影响,而对企业经营行为等非预期效应的影响研究较为匮乏;局限于以会计信息质量为起点进行研究,较少会计观念及具体准则变化探讨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以经营机制作为切入点,探讨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为企业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拓展对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研究。
二。会计准则变革对决策机制的影响
Zeff(1978)提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即会计报告能够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观认为会计政策及其变化会影响管理者的实际决策。决策包括诸多类型,其中财务决策受会计准则变革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分配等方面。
(一)会计准则变革对筹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筹资方式主要包括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本文主要就会计准则理念转变及具体准则更新对企业债务筹资的影响进行探讨。
1。理念变革对筹资决策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有利于企业向国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提高吸引国外资金的能力。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念的实质性趋同,企业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得以提高,会计信息理解与运用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筹资成本拓宽国际筹资渠道。
计量属性由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的转变,提高了债务契约的有效性。JensenandMeckling(1976)指出,公司是不同个体间缔结的一系列契约关系的集合,这些契约往往以会计数据作为订约依据,并对订约各方行为采取会计数据的各种限制。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债权人据此制定限制性条款,防止经营者过度投资或发放清算性股利,同时考核债务人偿债能力及发展能力,决定维持现有债务合同或要求提前还贷。
收益确认由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将影响企业的筹资渠道。刘永泽(2009)指出,收入费用观体现了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资产负债观有利于投资者持续投资,体现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企业缺乏对长远规划的关注,当期利润为筹资决策的重要标准,容易选择短期效益最大的筹资渠道。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企业将更多地权衡资金的风险及时间价值,在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筹资决策对各相关者利益的影响,选择全面综合性的筹资渠道。
2。具体准则变革对筹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扩大了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范围,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也允许资本化。对于占用了借款费用,需要经过长时间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资产,新准则的出台有利于缓解高额借款费用对当期利润的冲击,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筹资以支持生产的动力增强,筹资规模或将扩大。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上述调整,控股股东有动机借助债务重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实现向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尽管长远来看,此举措不会提升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但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公司,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通过此举可有效缓解当前矛盾。
(二)会计准则变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整体投资决策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具体投资决策来探讨会计准则理念变革以及具体准则变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理念变革对整体投资决策的影响
计量属性由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的转变,影响投资收益及风险。新准则重新划分投资类型,将部分短期投资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部分长期债券投资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并大规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投资收益可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及时确认。但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特点,投资决策的风险及后续成本将增加。投资者需深刻理解和运用新准则,以服务于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目标。
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影响投资决策的依据。新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不再是旧准则下当期利润的增加,而将更关注股东权益以及净资产是否增加。利润只是净资产变动的一部分,净资产增加才能真正代表企业价值的增加,股东才能真正享有投资收益。因而,资产负债表成为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确定收益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衡量期末净资产相对期初净资产的变动,判断投资行为对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影响。2。具体准则变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首次引入弃置费用的概念,固定资产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的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将此部分价值分期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中,冲减当期利润。未来履行弃置义务是企业当前获得并使用固定资产的代价,这将促使企业权衡成本效益,限制其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及减值迹象的判断方法。在会计期末满足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并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提减值准备有利于反映固定资产功能性及经济性贬值,使其账面价值客观合理。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限制了企业为操纵损益而人为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行为。总之,新准则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为可靠,有利于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作出固定资产购置以及更新决策等提供依据。
(2)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予以资本化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区别于旧准则下全部费用化的处理。CooperandSelto(1991)考察了SFASNo。2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如果对全部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企业会放弃最优的研发投资,转而投资厂房和机器。因此,新准则缓解了巨额费用对当期利润的冲击,提升了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价值,鼓励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提高无形资产投资的积极性。
(3)长期股权投资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允许使用购买法,投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这将减少企业通过人为调整合并价格及可辨认净资产价值来操纵损益美化报表的行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企业有动机寻求负商誉,以此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新准则颁布后,企业有动机进行合并类型的调节:当被合并方经营欠佳时,合并方可能倾向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通过操纵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虚增利润;但当被合并方运行良好时,合并方可能倾向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甚至为美化经营业绩,进行不具有经济实质的报表重组。
(三)会计准则变革对分配决策的影响
股利分配是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方式。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革,为企业带来了利润分配的新动向,尤其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对于存在子公司的企业而言,利润分配面临着更大的难度。
1。理念变革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以及资产负债观下对计入资本公积项目的严格限制,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增多,并产生了大量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造成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不匹配。若按公司法进行利润分配,将面临超额分配的财务风险。此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价格波动性的加大,加剧了利润分配的复杂性。企业应综合考虑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确定合理分配额度,既有效回报投资者,又要降低超额分配风险。
2。具体准则变革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对母公司而言,利润分配时应协调好合并报表以及母公司报表中利润的关系。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母子公司往来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规定,使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中呈报的利润出现差异。当二者差异不大时,以任意一个作为利润分配的依据均可。但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说明子公司存在亏损或母公司利润存在水分,此时若以母公司报表为利润分配依据,会造成财务的不稳健,影响债权人利益;若前者小于后者时,说明子公司利润未完全分配,此时若以合并报表为利润分配依据,将使子公司未来弥补亏损的利润消失,同样加剧了财务不稳定性。综上,母公司应该根据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中较低的净利润进行股利分配。
三。会计准则变革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激励机制是企业经营者为了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潜能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组织行为规范以及制度框架。激励分为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两种。本文通过会计理念和具体准则的更新对正向和负向激励的影响来探讨准则变革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变革对正向激励的影响
1。理念变革对正向激励的影响
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的转变影响薪酬契约有效性。新准则将对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计价引入公允价值模式,使企业会计信息得以丰富,管理层的努力也予以及时体现,管理层薪酬对会计业绩的敏感性增强,薪酬契约的正向激励作用提高;但徐经长(2010)指出,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收益非理性激励而对公允价值损失惩罚乏力的‘重奖轻罚’的不对称性“。管理者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将好的业绩归功于自己,将不好的业绩归因于其他因素。公允价值计量为管理者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使会计信息所含噪音增加,薪酬粘性加强,约束作用减弱。此外,理论上来讲,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应由进行该金融资产交易决策的管理者负责,其薪酬契约与公允价值计量挂钩才是合理的。因此应对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责权利分析,区别不同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形式。
财务报表观念由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对企业激励指标产生影响。利润表主要衡量企业短期收益,而资产负债表具有更强的持续性。薪酬激励考核的重点也将由短期业绩转向长期业绩,并且不仅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还将兼顾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利润表的重视,准则变革后的短时间内可能会存在功能锁定“现象,将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信息有效纳入薪酬体系尚需一定时间。
2。具体会计准则变革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扩展了职工薪酬的适用范围,规范了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新准则下职工薪酬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括了以往的福利费和期间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职工薪酬形式,囊括了几乎所有与获得职工提供服务相关的费用,使以前分散在各个科目的人工成本得到集中反映,使企业的实际人工成本更加透明,为激励契约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促进管理者薪酬与公司长远利益的结合,股权激励。辞退福利等逐渐被纳入管理层薪酬计划中,与基本薪酬并行。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管理者牺牲公司长期利益换取短期利益的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将引导企业提高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储备与投入,提升激励力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经营向人才驱动型转变。
(二)会计准则变革对负向激励的影响
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助于降低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革,将推动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资本经营规模,实现资本跨地区。跨国家的周转与流动。企业通过对外扩张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将面临日益加大的易主风险。此外,各式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使整个金融市场愈发变幻莫测,企业稍一大意,就将面临破产倒闭。企业易主以及破产倒闭等风险的加大作为一种负向激励,促使企业管理层及员工尽职工作。
四。会计准则变革对约束机制的影响
企业约束机制是指商品社会经济运行中对企业行为构成约束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综合运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企业约束机制的影响重点体现在企业盈余管理空间的缩减。
(一)理念变革对约束机制的影响
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约束企业短期行为。刘永泽(2009)指出,采用收入费用观计量收益,使用了许多估计和假设,容易形成利润操纵,牺牲长期利益以保证短期利益;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约束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及投资者持续投资。
旧准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大量性质不明的递延项目进入资产负债表,同时对于债务重组收益。汇率折算差额等,允许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使得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信息混乱,也使利润表信息失真。新准则弱化配比原则,净化资产负债表信息,提升了会计信息含量。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衡量通过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之差表示,约束企业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
(二)具体准则变革对盈余操纵的影响
本文以资产减值准备核算。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三种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会计准则的变革如何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1。新会计准则限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行为
旧会计准则除规定若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外,对资产减值转回并未有其他限制。因此,上市公司可通过年前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年后冲回,使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转移,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然而,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进行会计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来进行盈余管理活动。
2。新会计准则限制利用存货计价方法操纵盈余行为
旧准则下后进先出法并不能反映存货实际流转,企业可借此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调增利润美化报表,或降低利润进行避税。新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缩小了上市公司借此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账面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使人为调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进而使企业经营业绩和会计信息更具有可比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企业的盈余质量。
3。新会计准则限制利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操纵盈余行为
旧准则主要以股权比例作为企业合并衡量标准,上市公司通过减持经营欠佳公司的股份,实现盈余操纵。然而新会计准则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以股权比例为衡量标准。对合并范围的界定更加注重实质性控制,企业将无法利用脱离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的手段,将经营欠佳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
五。会计准则变革对发展机制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机制是企业自身提高和不断发展的功能,包括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会计准则的变革影响了企业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会计准则理念及具体准则变革对发展目标的影响
会计准则变革引导企业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企业在分析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并进一步确立战略目标时,净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重要衡量指标,战略目标的确立应净资产的持久提高。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资产虚增情况,减轻资产泡沫。因为资产价值的虚增必将带来企业利润的虚增,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会计准则变革将引导企业战略目标长期导向。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条款,未来环境修复的支出应按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以及对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分摊,减少各期利润及应纳税所得额,形成未来环境恢复储备。这一变化有利于企业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走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会计准则理念及具体准则变革对发展模式的影响
准则变革之前,企业多处于商品经营环境下,发展与扩张多体现为产业链价值增值的内涵式增长“模式。新准则为企业发展扩大资本经营提供了便利,企业既可以通过对资源优化配置来获取更大的商品销售利润,还可以面向整个世界市场进行对外投资与扩张来获取利润,即积极实施外延式扩张“模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予以资本化。研发费用具有明显的后效性。旧准则下将其全部费用化,管理者因任期有限,为避免业绩下降,将减少无形资产投入,导致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及技术推动力。新准则下,对企业自主研发无形资产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将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技术导向型道路。
六。小结与启示
本文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从理论角度针对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与约束机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丰富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和启示: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诸多会计准则理念及具体准则的更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相关性,影响了企业筹资。投资和分配决策的转变。新会计准则引导企业更加关注长期激励,也对企业薪酬契约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新会计准则进一步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约束。此外,新会计准则引导企业发展战略树立长期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拓展会计准则变革非预期效应的研究,有助于微观企业更好地运用准则变革以服务于生产经营,也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变革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研究
會计准则变革對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研究【7103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