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大多以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为主,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对于会计人才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近年来部分高校的教育思维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脱节。论文网此,教育部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并制定实施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不少高校已开始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卓越人才计划“,但由于各学校所处的层次和区域不同,学生未来就业服务对象也会不同,因而各学校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内涵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卓越人才计划培养应具备四大核心内涵,分别为职业标准。应用性。创新性和校企(行)共育四个方面。依据这四大内涵,针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四者之间相互关联,总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兼具的卓越会计人才。
作为会计专业,其职业标准应该是衡量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卓越会计师能力的重要尺度,该职业标准也应是会计专业构建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依据。??计专业的职业标准应是由会计行业领域来制定和设计。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培养层次较多,培养侧重点和方向也有所区分。而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湖南工在自身办学实力和所处区域的限制下,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下,更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要把人才培养与湖南地区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状况。学生就业等紧密结合起来,要结合湖南工自身实际探讨符合本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课程及教学,尝试与各大企业。行业。领域合作,建立卓越会计人才多方共同培育的机制。
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要培养兼具应用性和创新性的会计人才,校企(行)共育是能够实现这以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作为湖南工,应在校企(行)共育模式下,从会计职业标准出发,构建该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体系,进而改革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二。高校传统会计教学模式的弊端
会计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黑板+作业“,到后来80年代黑板+作业+实践“,90年代黑板+作业+实践+现代教育手段“。尽管几经变革与完善,但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仍然跳不出记账。算账。报账。用账“这样一个管家型“的人才能力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不仅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也不能全面启迪学生思维,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不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强。发展后劲足的会计人才。综合来看,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一些弊端:
(一)教学过程机械,专业设置不规范
当前来看,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相对缺乏开放性。交叉性和针对性,难以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来看,这种会计课程教学以教科书为主导,整个过程相对程式化,以向学生介绍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等,让学生学会编制报表。了解编制意义。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加上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部分高校为追求招生规模,因神设庙“设置了一些新的会计专业分支,如计算机与会计。涉外会计。国际会计等。这些专业看似一时满足了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但发展后劲薄弱,不仅浪费了学生的青春年华,也不符合国家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
(二)教育方式陈旧,学生知识面较窄
目前的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方式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原则与方针已成为高校会计教育中的一种要求。口号和标签。单一的重教轻学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一种封闭。死板的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从理论到理论,考核侧重于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结果使学生思考问题时其思路往往是单一的而非多元化。
(三)教材内容的时空局限
纸质教材从编著到出版发行,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变迁,当学生拿到这些教材时,其内容已经过时。由于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不断出现,课程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难以涵盖这些层出不穷的知识。
三。会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一)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有创造性的应用,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湖南工的会计教育,要建立全程贯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这两大教学体系具有各自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现场实习。模拟练习和岗位实习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长期以来,人们谈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到的往往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等,而尚未提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湖南工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纳入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教学大纲中来。(二)把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这与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相符的。湖南工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通过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寻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减少演示性实训,增加能力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环节。如在学生做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训的基础上,让他们完成财务管理实训。财务报告专题实训等。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培养纳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引导学生对现成的实训内容。步骤。要求等质疑问难;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和解题途径,并能从中优选最佳方案和途径。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除了会计课程外,其他专业如统计。法律。证券。金融。税收等课程,也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采用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只有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发挥的优势,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符合培养目标的会计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核心是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增强实践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训教学要精讲多练,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则要重视兴趣激发。思路开发。方法引导。素质培养等。
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在仿真实验室通过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仿真银行税务系统等,把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会计实训环节。这里强调的是真“,真实。互动地模拟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会计创新人才模式及实现路径
(一)构建具有特色的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P者认为,湖南工会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可以概况为:四教“。双师“。双课堂“和两创“。
1。四教“
四教,即学校建立以教材。教师。教学和教研四者构建起来的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构建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泛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因素,形成以四教“为核心的特色化教育培养体系。
2。双师“
双师,即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构建校内教师与小微教师双教学团队,其核心是要把教学和学术领衔起来,大力推进湖南工原有教师的专业学识能力,尤其要提升他们对实践问题的掌控,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力度,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将专业研究机构。学校。CFO等不同方挖掘能力强的导师参与到这个会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过程中。
3。双课堂“
双课堂,即要建立教学课堂与课外学堂两大块,要引入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教材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传授,外部课堂指的多是以专家讲座。CFO或财务会计审计主管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双课堂“的实现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主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实行教学实践并举,即一半教学,一半实践;二是辅助或体验课程:实施双师教学和模拟教学,按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或在岗培训的方式进行,同时加大学生对社会。实际工作的体验教学或模拟教学。
4。两创“
两创,就是要努力营造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导致负责制,即导师全面介入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研究,以双向选择的形式确定辅导分组。在导师制下,教师要全面进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全过程,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学习。论文撰写。校外交流。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等等,通过这种创新性的导师负责制,营造教师创新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着力构建多个体制机制来保障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即:一是建立选才(专业人才再选拔)机制,即对现有的培养对象进行遴选;二是完善培养机制,即突出产学研协作。校际协作。社会协作的培养模式;三是推行对应机制,即实施双师型教师教学和实行针对性培养方案;四是落实保障机制,即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培养模式创新的实现。具体是:
1。师对生“教育模式
湖南工应着力构建师对生“的教育模式,即让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与学生形成对比对应关系,从而实现集中教学资源实现应用化。复合化和研究化培养。
2。尖对尖“选拔模式
湖南工在会计创新人才的选拔上,首先应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进行人才选拔(兴趣甄别与考试遴选等),再通过产学研与双历“(学校经历和社会经历)教育。应用型人才专门培养模式等,进入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渠道;通过相同的理念实施研究生培养及MPAcc模式。AC-CA模式等。
3。半对半“学习模式
湖南工的会计创新人才学习过程应提倡半对半“的模式,即学习的一半时间主要集中于了解理论前沿和实际操作;剩余一半的时间和课程应集中于在企业。行业和工作实践,提出和总结企业中的问题,集成创新思维,注意创新素材,应对创新机遇。
4。实对实“教学模式
湖南工的会计创新人才教学,应特别强调实际性“,即教材上应对实际需要;教学方式上应对实际需要;从教师结构上满足实际需要;从教学手段上支持实际需要;从教学制度上保障实际需要。
5。题对文“创学模式
在作业提交和学习成果测验中,湖南工的会计创新人才培养应开创题对文“的创学模式。一是用问题发现和问题解答的调查报告。实践报告代替学年论文和边缘课程学习;二是用热点问题追踪代替一般课程教学;三是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评论和解决方案(建议。报告或论文)代替毕业环节的实践与毕业论文等;四是在学生中推行专业创新学分和创新考核。6。点对点“交流模式
在人才对外交流上,湖南工的会计创新人才应努力开展多项校际交流。校企交流。国际交流。师生交流。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交流。制度交流等。
(三)对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改革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选择。
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课程,这是入门也是起点。为适应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湖南工有必要针对基础课程从内容到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在规模的减少分类分级的理论课程,而代之以综合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并形成可连续性。拓展性的课程体系。同时,为适应培养现代会计人才的创新性。前沿性的需要,应当将以会计实务教学为主,改为以理论发展。会计实务和会计方法(案例)为主的课程体系;教材编写与运用方面应突出综合性。连续性和案例性的教材设计,以满足学生系统学习。进阶学习和综合学习的需要,尽量减少分类分级的教材编写和使用模式。基础课程的教材编写要突出问题从哪里来“。解决什么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从而为教与学的良好互动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课程安排上应突出专业性和基础性,并为选择性学习预留空间,而减少宽泛和冗繁的课程安排,以为尽可能多和宽的安排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容,其实正是弱化专业学习的弊端。要突破在基础课程中不开或少开选修课的规则,可在刚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之际就开设基础选修课。
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教学应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这需要首先改革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多地推广使用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尤其应当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在基础课程中的使用。从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讲,越多的使用案例教学,就会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会计活动和理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推进会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构建。这其中,教学团队的创新和构建与案例编写的组织和创新,将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两个主要问题。
卓越计划的湖南工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卓越计划的湖南工會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5263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9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