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的制造和传统的经济环境仍然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我国对于产品的质量检查还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检查方法,这样就是一种把管理重点放在质检人员的事后监督,一旦发现残品出现,只能事后补救,没有把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操作工人对每一加工程序连续性的自我质量监控下来得有效率,自我质量监控可以使得缺陷控制在生产的第一线。在我国,自我监督的方法实施起来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主要是我国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传统的制造还占主导位置,缺乏各部门的相应配合。
2、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手段比较老化
许多的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战略成本管理和投产后的战略成本管理,但是忽视了供应过程及销售及售后过程的战略成本管理和投产前产品设计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战略成本管理。
3、 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在企业的存在比较短,使企业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为了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以后的发展。比如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等,出现了该计提的不计提,该摊销的不摊销,人为的调整成本等现象,这样做就给后任的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顿,甚至在许多的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只能伪造成本管理数据或粉饰财务报表。这种情况在中国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4、 全员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的工作意识
战略成本管理往往在我国只局限在财务管理职能部门,而没有发挥计划、设计、调度、技术、经营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在我国,一些企业准备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单靠财务一个部门是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的,只有充分地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领导重视,全体员工参与,这样成本管理工作才会有所成效。
(五)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目前,在我国国内,对战略成本管理影响最大的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我国产品买方市场的建立;第二方面,我国以信息系统为特征的变革;第三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些都直接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大规模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各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寻求可持续发展。
随着近几年市场格局从卖方向买方转变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产品成本结构也随之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通性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生产性费用所占的比重下降。而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我国传统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往往忽视了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这就无法适应企业现代战略成本管理的需要。我国企业如果在以后的时间里还是单纯地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将会使企业无法立足于现代市场。在买方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企业应该在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2、 我国企业没有注意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之间关系的分析
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即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存在的所有成本。所以,我国的企业不应该单纯的核算本身的经营成本,应该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中出现的成本,并且需要企业与其他处在价值链的厂商一起合作,一起控制成本,以寻求最大的收益。
在我国,许多的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成本降低方法,更有许多企业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忽视了价值链分析中工艺设计、项目调研等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而重点还是放在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 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文献综述(5):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