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股利政策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决定,因此,股东的意愿是不可或缺的。股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会对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股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股利,他们往往要求股利能够稳定的持续的发放,而不会选择利用高风险的资本利得来作为主要收入;但是有一些股东出于避税的考虑,由于现金股利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所以他们会反对公司发放过多的股利。企业如果支付了较高的现金股利就会导致企业留存收益的减小,这就说明企业增发新股的可能性增大,这也就意着控股股东要投入资本购买新股,不然他们对公司的控制程度将会下降,这是控股股东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新股,他们宁愿不发放现金股利。
2.3 股利政策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中叶,由哈佛大学教授Lintner(1956)首次提出的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理论模型,并通过研究了目标股利支付率和上期股利支付率对股利变动的影响,得出最佳的股利政策是在长期稳定的股利支付率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的盈亏情况调整股利[1]。而后Miller和Modigliani(1961)在《胜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格模型》一文中提出“股利无关假说”,认为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设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2] Rozeff(1982)在对64个行业的1000家公司5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时,得出股利支付率与公司增长率、代理成本、B系数有显著影响[4]。Bernartzi、Micheal和Thaler(1997)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得出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与预期盈利能力无显著性关系[10]。Harry De Angelo(2004)对美国上市公司1973—2002 年度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现金流、以前年度股利发放情况与财务杠杆会对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6]。
国内有关股利政策的研究起源较晚,这主要是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时间较晚的原因,目前国内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集中于股利分配政策的市场效益、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吕长江、王克敏(1999)选用沪深两市1997 年至1998 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选用改进后的林特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因素是当期股利支付额与盈利水平[11]。原红旗(1999)则是从代理理论角度对股利政策的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是当期收益与留存收益,当当期收益与留存收益较高时,现金股利越高 [12]。张雪丽和姜茂生(2006)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t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是否派现以及派现额度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每股收益越高,分配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每股收益和资本公积越高,企业所发放的每股股利也越高[15]。杨静(2012)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认为企业质量、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二元制股利税的存在、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程度都会对企业的现金股利政策产生一定影响[16]。施颖(2012)以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因素,得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及现金流量对金融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有显著性影响[17]。史淇晔(2014)选取了两市上市公司2448个有效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股利成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成负相关关系,总资产周转率与现金股利不显著相关[21]。刘金庆(2014)以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我国现金股利分配的决策影响因素中得到每股收益、净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周转率、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成正向变动关系,市盈率与现金股利呈负向变动关系[22]。林俞(2014)在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得出我国上市银行并没有体现出盈利越多、分红越多的特点[23]。 信息技术行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3):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