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法。本课题应积极查阅有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在充分吸取同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课题应以绩效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状况进行研究;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本课题应通过对实际搜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计算得到所需的相关指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本文框架图
2 相关概述
2.1 绩效及绩效评价
绩效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业绩和效益,是人们通过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实践所产生的有益结果和效果。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绩效既包括结果,也包括与结果目标有关的,可以按照个体的能力进行测量的行动或行为。但是对于如何定义一个企业的成就,如何评价相应的效果,学术界和企业界从来就没有完全一致的论述。
一般而言,企业绩效是对企业盈利水平,组织效率,竞争能力,财务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多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企业绩效包括效果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效果指的是某项活动达到预想结果的程度,解决“组织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的问题。效果评估注重于实际结果和预期或标准之间的比较。效率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一水平的产出所消耗的资源水平,解决“用了多少资源才达到某个实际的产出”的问题。因此,效率的变量主要集中在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上。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竞争力以及经营者业绩成果都被认为是企业绩效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企业绩效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结果,具有数量和效率等属性。这些相关论述都忽视了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属性:除了企业目标,行为及其成绩与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行为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而对这个过程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对企业经营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论文网
我国于1999年6月颁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明确地给出了企业绩效评价的定义:所谓企业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资本运营效益评判和经营者业绩评估的简称,它是指运用数理统计的经济计量学等方法,采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按照规定的程序,参照预先测算的行业标准值,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本运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进行较为全面和科学地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并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绩效评价的主体主要有四个基本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政府管理部门从行政管理和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角度对企业的社会贡献进行评价。
第二个层面是投资者从投资决策角度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
第三个层面是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第四个层面是企业经营者对于内部各管理层面的管理者的绩效评价。
2.2 战略绩效评价
战略绩效的概念范围非常广泛,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杨召文博士提出:公司的战略绩效就是公司在综合考虑自己内部的竞争优势和外部竞争环境基础上,通过制订和实施公司长期价值增长的战略而取得的公司价值的增值效果。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唯一,是一个体系。而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则是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及企业经济运行规律,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经济计量模型,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资源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必备的条件所做出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评判。战略绩效评价要结合企业的战略,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综合,全面,动态地衡量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并提供及时反馈信息的过程。马璐博士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绩效评价应该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进行战略性绩效评价。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是一种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通过把企业的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企业各层次具体、全面、可操作的目标和指标,成为集评价与激励、传播与沟通、团结与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3):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7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