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财务制度方面的弊端也是出现财务失败的因素。公司的财务制度,犹如国家的经济法规,它是公司自己的“经济法”,它制定了一系列经营管理中的规则。如财务制度的效力及执行力难以发挥作用,财务制度的制定及修改不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尤其是在资金管理和成木管理方面会出现弊端。
2.1.2 经营风险
(1)盲目跨业经营
当一个公司在本身所属之行业已面临高度成熟或强大竞争威胁时,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是难以赚取超额利润的,于是这些公司往往选择多元化战略模式。贸然投资于不熟悉的产业,致使新业务不但没有提高公司业绩,反而成为公司的“包袱”,其直接表现就是新项目挤占优势主业资金,不但不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拖垮优势主业,最终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整体资金的匮乏。虽然很多公司通过多元化战略成功地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竞争力,但不当的多元化战略会使公司走上财务失败甚至破产的道路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规范的发展过程,但其不完善之处仍然存在。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即公司内部的制衡、监控设计。所涉及的核心内容是公司的权限结构和公司控制权分配。无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失败的潜在因素。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与控制机构主要有三个,即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但从实践情况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均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①管理当局不当的挪用公司资金,大股东掏空公司资产。
②交叉持股,偏离一股一权。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透过交叉持股(cross—shareholding)与互为董事(interlocking directors)来增强他们的控制力,在以此为基础的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组成下,引发的代理问题为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
③监理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监督不力是财务失败公司的普遍现象。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缺乏相互制约,责任不明,在职消费现象严重。此外,内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高,管理人员与董事会成员重复,董事会被公司的管理人员控制,形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干扰公司的正常运营。上市公司监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一些管理者可以不受任何制约地主宰上市公司的资产,以权代法,随意动用、处置上市公司的资金,重大投资项目不通过招标等竞争机制,也不通过正常程序报批审核,对于有风险的长期投资不做可行性分析和考察,结果造成了巨额资金有去无回,导致公司资产大量流失和浪费,出现财务失败。
2.2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影响所有公司的,并将导致企业可能发生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的变化:利率的变动、汇率变动、市场完善和竞争程度、通货膨胀、国家政策的变动、市场需求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偏离市场需求方向、竞争使企业陷入困境等;意外事故的影响: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事故,以及由于新的法律法规颁布而突然中止合同等。外部原因通常是不能预测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它出现早期,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告知企业的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防范。
3 财务失败预警模型研究
虽然目前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很多,根据我们的分析,有些模型已经很成熟,实际应用比较普遍,并且效果比较理想;有些模型刚刚开发不久,理论上不够成熟,实际应用效果尚不明朗。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中国实际预警工作中常用的几种财务预警模型。 关于企业财务失败的预警模式研究(4):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