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国家必须将科学技术视为第一生产力。如我们所知,企业长期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坚持技术研发的基础上。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仍然存在一连串亟待解决的难题,如:起步晚、进程缓慢、技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等。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现象,我们有必要尽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尽全力激发企业无限的创新潜能。为了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公司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必须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基本指标,公司治理成为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与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应当为企业的创新本质服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全心将企业这块“蛋糕”做到最大。
综上所述,企业应当将技术创新设置为长期目标来实现,而该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与建立和完善公司所有的制度相结合。如果公司的制度不能与技术创新这一目标相适应,那么公司治理机制会成为技术创新进程的最大“拦路虎”。因此,企业若想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没有重视治理结构的建设,使得公司治理机制中存在许多的漏洞,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本文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1、 国外研究现状
David Antony Detomasi(2007)选取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发现,职业经理是否持有股份以及董事会规模大小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密切关系[1]。
Ryan和Wiggins(2001)认为经营者受到的长期薪酬激励与企业研发活动之间存在着内生性。企业研发投入随着长期薪酬激励的内容不同而变化。当经营者持有股票期权时,他们更有意愿进行创新投资;相反,若他们薪酬激励为限制性股票时,他们则会规避进行研发活动[2]。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绝大多数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和技术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代表学者及其观点如下表所示:
表1。1 股权结构与技术创新关系表
(2)董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有些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和技术创新不显著相关,如逢璇(2012)以截至2010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中小企业的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从董事会规模来看,并非规模越大创新投入越低,董事会规模大的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之间的博弈在技术创新方面体现的不明显[5];然而有些研究则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李博,刘建华,国丽华(2014)认为要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一方面要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健全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提升其决策与监督水平[6]。
(3)监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部分学者普遍认为监事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周易(2015)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事会不能有效得发挥监督作用以及监事会成员缺乏一些可以使其发挥监督作用的相关知识[7];然而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监事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呈正相关,逢璇(2012)表示规模越大的监事会,其话语权和监督权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对于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和创新效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对于监事会持股,周易(2015)认为监事会持股会对公司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要是对监事会成员实施股权激励,就能使其成为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者,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从而促使其积极的发挥监督职能。 公司治理角度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2):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9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