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孙方友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研究(2)


既然提到了太昊陵,那就不得不说下二月二淮阳朝祖盛会。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是太昊陵盛会,被称为“二月会”。在史书中有记载当时伏羲开始推算阴阳,推导出世间万物来定乾坤,以陈为中心的黄河和淮河流域拉开了中国文明的序幕。太昊陵庙会的历史已有大约6000多年了。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前就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沿途长街、龙湖岸旁,都布满摊位,出售着纸钱香烛、工艺品、小吃等。从早到晚,行人如潮,水泄不通。庙会期间,杂技,魔术各种戏剧,儿童娱乐和精彩的舞蹈上达百余种,热闹非凡。例如在《陈州茶园》这一小说中,描写李少卿喜欢听戏,随伙计们进城看戏,而且几乎都住在了庙会上,就是因为每当庙会期间经常来很多戏班子,热闹非凡。在《陈州龙舟》这一小说中,又描写了在万亩龙湖中的陈州龙舟活动,展现出了当地朝祖盛会的盛况。孙方友通过这些来引出他要写的故事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我相信,孙方友在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讲述这些也是源自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的熟悉,对家乡的热爱。将这所小镇作为所写小说的蓝本,将小说写的生动有趣。而且对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的描述。他更是以语言作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陈州的风情图。用文字编织出了陈州地区的锦绣历史,或细致的描述,或粗线勾画,都让人身临其境。
二、孙方友小说对周口地方文化的呈现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形式。”[4]这是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也有专家说民俗“层积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群体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思文方式和审美情趣”[5]。由此可见民俗是代代相传的,它表现着一个地域人们的内在与心理。在孙方友的小说中有着浓郁的民俗色彩,尤其是农村的风俗。而其小说里浓郁的民间风俗色彩也与他对家乡的深沉的爱有关,假如没有对家乡的爱,孙方友就不会有对民俗细致而优美的描绘,并且在他的每一篇作品中都不缺乏对民俗的描写。纵观孙方友的小说,他对民俗的描写可以简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人文民俗。
(一)物质文化
孙方友的小说中有着浓郁的物质民俗,这也是他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描写的结构上,他善于在开头将这些东西详细的介绍给读者,然后再进行叙述故事。譬如在小说《泥兴荷花壶》中,壶的土质的挑选、外观和壶音的描写和之后陈三关神奇的挑壶工序,都有详尽的描写。首先是抛壶,一次抛出一百把上品壶使其从高空降落到地面,都是完好而毫无损坏的。其次是敲壶,拿出一根细细的铁棍儿,一个一个去敲打,凡是音色有些裂与哑的壶,都被挑出;到最后一步是弹壶,由陈三关负责挑拣出21把壶,然后敲打这些壶,每一个的音色像琴一样,再分出高低音,然后根据高低音进行排序。在弹壶结束后挑出一个音质如初不嘶不哑的好壶。这些描写看似占据故事空间,但是孙方友却能将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故事叙述中,将情节一步一步的推向高潮。这篇小说中对壶的描写神奇而又新奇,在离奇的故事中宣扬着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不单单是在描写小说,也是在宣扬我们即将消逝的民俗文化。而从内容上看不仅表现出了陈州的美丽神奇工艺品荷花壶、陈州人民心灵手巧,也更衬托出他要描写的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着如此神奇手艺的人也必然会做出让人惊奇的举动。因而,后来陈三关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摧毁壶也不让他落入军阀段祺瑞手中。这种神奇的民俗地域文化描绘烘托出了一种神奇的氛围,使故事变得神奇人物变得神秘而又吸引人,但是他同时也告诉了读者,在这部小说中故事情节与区域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让人们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这些故事在这种奇特的民俗文化中开始,它能让人们感受到凝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