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设计中女性主义缺失的研究与思考(2)
时间:2018-03-03 17:44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所以他们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去,但是它并没有看到男人在社会中同样也是有阶级的,没有真正找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和实现平等的途径,显得苍白无力。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夸大了经济的作用,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的不平等,但是事实上即使经济不平等问题解决了,男女平等问题也未必就可以实现。 激进的女权主义产生人类不平等的源泉是男性统治女性并且之后统治被统治阶级,男性通过性在社会各个方面对女性施加控制,这说明了激进派虽然强调了性的不平等,但是在某方面看理论夸大了女性自身的优越性。 虽然理论认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女性主义概念界定各有差异,但是各个学派理论展开的理由是几近相同的:认为女性在以男权为主流的社会中,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等级,性别的不平等使得女性在争取和文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时同样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各个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虽然产生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无非在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各领域,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文护自己应有的利益。 本文总结女性主义的概念为:为结束女性在社会中的受歧视,受压迫,男女阶级不平等等状况,创立并发起的理论或是社会运动。 (二)国外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至今为止,大致历经了两个阶段: 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是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德•波伏娃。这一时期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反对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上的同值,是此次解放运动的最重要的目的。后来女性主义研究开始指出女性不仅仅要追求政治上的平等,还必须要改变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中不平等状态,后期的女性主义运动议题扩大到女性成为妻子或者母亲这两个角色时,要求离婚期间,为保障能够分配相应物质出台相关的法或者规定,工人阶级妇女因此大力支持。 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从二十一世纪优尔十年代后期的欧美国家开始,当时美国妇女对争取公民权的运动、反战运动、学生民主运动等深感失望,于是女性意识提升小组诞生,以“个人的即政治的”这一口号为旗帜,由一场公民权利运动发展到一场妇女解放运动。第二波运动要求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忽略两性的差别,并改变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彻底消除女性受歧视剥削压迫的坏状况。反抗性别和家庭暴力,挑战传统对“政治”的狭隘见解,将生育问题与经济生产结连起来,将个人与政治结连起来,改变了当代的政治思想 。 (三)中国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本土化思想缺乏对女性主义的思考,现代人看来的两性不平等的思想已在中国存在千年之久。在中国以等级次序为准则的封建社会存在并发展了两千年之久,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承认并倡导尊卑贵贱、上下等级的合理性,封建礼教虽然对于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及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其特有的文化传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事实上它对女性的束缚也是前所未有的 。 从《仪礼•丧服•子夏传》的“三从四德”到宋代“缠足”再到明清时期的“贞洁牌坊”无一不是男尊女卑,女性身心自由受到严重的束缚,女性的人格也受到严重的贬低,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只是一种奢望,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只能为所谓的“礼”压制,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属品。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