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红外诱饵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18-03-03 22:0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将研发的红外诱饵剂应用到了战争中,得到了不错的战争效果。 随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对红外诱饵剂的研究,红外诱饵剂得到了空前发展。最早的红外诱饵剂是点源型的,只能用于单波段制导,它作用时能够产生与目标形同的红外辐射波谱,从而使来袭导弹偏离目标。它填充在红外诱饵弹中,比较典型的有美国的MK-4、英国的CM15以及法国的Lacroix407等。随着世界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波段制导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面源型红外诱饵剂能够在多个波段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Leopold等人深入研究了红外诱饵剂,并对配方进行了优化,在其中增添了SiO2、TiO2、Fe2O3等,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研究效果。随后,Campbell等人对红外诱饵剂的粘合剂开展了深入的探究。他们选用热塑性粘合剂,加入到Mg-PTFE配方中,使消耗率升高,红外辐射亮度降低。Gershanoff等人突破了用点火药点燃红外诱饵剂的方式,采用液体点燃办法,使它和飞机尾气的红外辐射相似,假使选用自燃液体,可以做到自动点火。19115 现今,随着多光谱技术和新型目标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更加致力于更高性能红外诱饵剂的研制。红外诱饵剂实现了高能效、反识别、宽光谱等新的实用特点。目前,对红外诱饵剂的研究在于新材料的选择,令诱饵弹的频谱特征与目标的频谱特征相似。其中以Mg/ PTFE材料作为红外诱饵剂最为常见,它与别的对抗方法相融合,组建成为综合光电对抗系统[5]。例如英国和法国合作研制的舰载“女巫”系统,实现了系统的综合性全自动。 红外诱饵剂国内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红外诱饵剂起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前后。研究红外诱饵的实用波段在不断的扩大,由一开始的1-3μm、3-5μm逐步扩展到8-14μm波段。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红外诱饵剂进行研究,但主要还是以点源诱饵为主,点源红外诱饵主要使用模具对其加压成为柱状药剂,其中粘合剂的使用较为单一,以氟橡胶为主。 点源诱饵剂发展的同时,国内学者已经开始研究面源型红外诱饵剂。吕相银等人对点源红外诱饵进行了总结,剖析了它不能很好的起到干扰作用的缘由并概述了面源型红外诱饵的发展趋势[6]。刘静梅等人使用了红外热像仪,阐述了用其计算面源红外诱饵燃烧时的面积的方式的好坏和影响因素[7]。王俊等人对面源型红外诱饵烟云进行了探究,利用了BBO方程,剖析了由红外诱饵生成的烟云中 颗粒的运动趋势,提供了对红外辐射的更深入研究的依据[8]。田晓飞等人在相应仿真条件下,构建了面源红外诱饵模型,用计算机将其模拟生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9]。南京理工大学的林瑞中对这方面也进行了研究,他在面源诱饵的配方中增添碳纤文并且对配方进行设计和优化,在药剂的配方、各成分在配方中的比例和它的红外性能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综上所述,红外诱饵由点源型红外诱饵向面源型红外诱饵逐步过渡,诱饵剂也由原来单纯的只含有氧化剂、可燃剂和粘合剂的原始配方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可以在基础配方中增加一些功能性辅助药剂以提高诱饵剂的辐射强度,或改进基础配方中的药剂,使用新型高能材料代替原有组分,但是由以上关于国内面源性红外诱饵的一些研究,可以看出的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理论研究,单纯的对薄片红外诱饵剂燃速进行研究的非常少,本文就是基于Mg-PTFE薄片红外辐射材料对其燃速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