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陶瓷制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纳米陶瓷制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纳米陶瓷就是一种有纳米级尺度的显微结构的陶瓷材料。它的晶粒尺寸、晶界宽度、缺陷尺寸等参数的水平都是纳米级的。纳米陶瓷的体积百分比很高,且具有小尺寸效应。纳米陶瓷的界面排序是无规则的这使它的性能跟传统陶瓷有独特区别。纳米陶瓷是组成纳米材料的重要部分。纳米陶瓷有很多优点,如塑性高、耐高温、耐磨、耐腐蚀、强度高等,而且有高磁化率、高矫顽力、低饱和磁矩和光吸收效应,是材料领域的新星。86375

纳米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的制备、生坯的成型和坯体的烧结。在制备过程中,粉体团聚。成型时粗坯开裂、晶粒的长大机制都会影响最终纳米陶瓷的质量[32]。制备纳米材料,首先就要制备出纳米微粒的纳米粉末,然后利用工具对粉末施加一定压使其成为二维的陶瓷薄膜或者立体的坯体,最后将成型的纳米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在其内部发生变化,最终形成非常致密的纳米陶瓷制品。论文网

目前制备纳米陶瓷粉体的方法按照制备理念的不同有粉碎式和构筑式[33]。从原理上说就是物理制造和化学合成。物理制造可以通过机械粉磨、蒸发冷凝、等离子沉淀、电火花爆炸等方式来实现。而化学合成则可通过以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水热合成法、金属醇盐水解法、沉淀―乳浊液法等来制备。通过物理方法就是使用机械在压力的作用下是陶瓷的原料粉碎,不断粉碎直到粉料的尺寸达到要求,这种方法效率很低且制备的粉料颗粒不均匀易团聚。化学合成是将一些原料改变它们的状态并给与提供相应的反应条件,使原料相互反应最后生成纳米粉料或主要成分是纳米粉料,然后进行后续处理并最终得到纳米粉料。据了解,已经有人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粉料尺寸小于6nm的二氧化钛微粒。中科院上海硅所的研究员们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得粉料尺寸40nm左右的纳米粉[34]。陆彩飞等几位学者[35]在实验室中成功运用水热法制得粉料尺寸小于10nm的硅酸锆纳米粉体。王和义与其他研究员使用沉淀―乳浊液法成功制造出粉粒直径小于40nm的二氧化铬的纳米粉体。科技在不断发展,在对于纳米陶瓷的研究从未断绝。经过不断的努力,人们找到更多制备纳米粉体的方法,例如自蔓延高温合成法、低温强碱合成法、金属有机物分解法等方法,有很多的学者们通过这种方法都成功的制备出了各种尺寸各种要求的得纳米粉体。例如:黄传勇和其他学者[36]合作采用低温强碱合成法以氢氧化钠和氯氧化锆为原料成功合成出粉料尺寸约7nm的二氧化锆纳米粉体。

成型是将粉料加压让粉料变的有形状和一定的强度的工艺过程。在现在传统的成型工艺已不能满足纳米材料的成型要求。如今用于纳米陶瓷成型的工艺有干法成型和湿法成型[37],主要有等静压成型、超高压成型、原位成型、离心注浆成型、凝胶浇注、凝胶固化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坯体的气孔率,提高坯体致密化。这些方法有利也有弊。干法成型运用起来很方便,因为它的操作简单,所以工作效率很高。但是干压成型是是对磨具有损伤的,而且要造粒还要大量的粘结剂,弄不好会造成坯体分层,它的成本也挺高。湿法成型使坯体内部紧凑缺陷少。但是成型过程中添加剂太多,会影响其性能,降低密度等缺点。

纳米陶瓷的烧结是很关键的也是很难的一个陶瓷制备的阶段。与普通陶瓷相比,纳米陶瓷的粉料尺寸太小,颗粒小就意味着比表面积大,那么其表面活性能就高,而这两种都是烧结的驱动力所在。纳米陶瓷的烧结过程发生了变化,控制晶粒长大就是掌握纳米陶瓷烧结的关键。主要的烧结工艺有热压烧结、高温等降压烧结、微波烧结、超高压烧结、脉冲电流烧结等。热压烧结是在烧结的时候加上一定的压力,在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粉料颗粒会移动聚集却不会有大的晶粒生成,这样纳米陶瓷致密化就会很高。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就是加在外部的压力要超过一定的值。高温等静压烧结是在成型的同时烧结,它同时具有等静压成型和高温成型的优点,普通的热压工艺中横向压力不足,陶瓷的致密化不均匀,而高温等静压烧结则没有这种缺点。它的适应性也很强。微波烧结法就是利用微波与物质的交换产生热量来烧结成型。微波加热很快所以这是种快速烧结致密化的烧结技术。脉冲电流烧结法[38]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烧结技术,它利用脉冲电流加热烧结升温速率相当快,利用这种方法烧结致密化很高,它的烧结温度所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晶粒的长大。纳米陶瓷的研究主要还是实验室里,要想工业化,仍需要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