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摩擦压降的研究现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超临界流体摩擦压降的研究现状(2)

DangHihara 30-70/8-10/200-1200/6-33 1。2/500/水平/单圆管 1mm管道的摩擦因子比2mm管道的大

Huai 22-53/7。4-8。5/113。7-418。6/0。8-9 1。31/500/水平/多口挤压圆管 Blasius公式的预测误差在25%以内

SonPark 90-100/7。5-10/200-400/未提及 7。75/500/水平/单圆管 Blasius公式预测值偏低,Re越大偏差越大

Zhan-Bin Liu[7] 25-67/7。5,8。0,8。5/18。5-198。9/未提及 4,6,10。7/1。3/水平/单圆管 Blasius公式预测的压力降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

从表2-2中可以看出,管内含有润滑油加大了压降,并且润滑油的浓度还会影响压降的大小Chen-Ru Zhao [10]和Pei-Xue Jiang[11]针对超临界CO2里含润滑油的情况提出了专门的关系式。当润滑油浓度增加到1%,摩擦压降如何急剧变化还需要开展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针对超临界水摩擦压降的实验研究比较少,对超临界水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热特性上[6]。从表2-3可以看出,实验都是在绝热条件下进行,管径、压力、质量流速、比焓的取值范围比较集中。

如表2-4,除了CO2和水,人们还对超临界压力下R22、R410A、R404A和R134a等工质的摩擦压降特性开展了实验[7-8],但是实验相对于CO2来说很少。Yamshita[12]和Gramella等都根据实验提出了计算摩擦因子的新公式。

除了上述工质外,一些学者还对超临界氮、超临界氦、航空煤油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研究。

表2-2 超临界CO2(含润滑油)冷却条件下针对摩擦压降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参数范围Tin(℃)/Pin(MPa)/

G(kg/m2*s)/q(kw/m2)/油浓度 几何尺寸:D(mm)/L(mm)/ 方向/管形 主要研究结果

Dang等 20-70/8-10/200-1200/12-24/5% 1。2/500/水平/单圆管,铜 当油浓度小于1%时,ΔP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当浓度从1%开始增加,ΔP将大幅增加 

Yun等 40-80/8。4-10。4/200-400/20-25/4% 1/600/水平/多口挤压圆管 当油的浓度从0%增加到4%,ΔP是原来的4。8倍

Dang等 30-70/8-10/400-1200/12-24/5% 2/500/水平/螺旋角6。3°的单槽管 槽管的ΔP和光滑管的ΔP成正比

Kuang等 30-50/9/890/不明/5% 直径0。79mm的微通道 与CO2不溶的油比可溶的对ΔP的影响更大

Chen-Ru Zhao Pei-Xue Jiang 20-85/8-11/400-1200/0%,1%,2%POE 2/未提及/水平/单圆管 新公式的误差在10%以内

30-60/8-10/800-1200/0%,1%,3%,5%PAG

1,2/未提及/水平/单圆管 新公式的误差在20%以内

表2-3 水平绝热光管内超临界水摩擦压降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管径/mm 压力/MPa 质量流速/kg·m-2·s-1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