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L型反应分离器设计说明书+CAD图纸(15)
时间:2016-12-18 21:1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Se---偏心距,mm P---水平力,取Pe和PW的大值,N 地震水平力 (6.9) 式中 a---地震影响系数,8度地震为0.16 水平风载荷 (6.10) 式中 H0---容器高度,H0=3015mm q0---10m高度处的基本风压值,上海地区为450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0 耳式支座所受的支座弯矩ML计算 (6.11) 可知支座可用。 7 分离器设计 本设计中的分离器为可调型液—液旋流分离器,其特点是:旋流管为细长锥形体,旋流管上段管壁上有混合液切向进入口,旋流管下端为重相液出口,旋流管上端盖板装有溢流管,溢流管从盖板圆心穿过,伸出盖板外,溢流管中间有溢流孔,溢流管顶端为轻相液出口。其工作原理是:混合液经泵从旋流管上段的切入口进入腔体内产生高速旋转流,当混合液进入锥体段后进一步加速旋转,不同密度差的液体所受的离心力数值差异更大,加速了不同密度差的液体分离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分离技术的区别关键是分离器的几何形状与尺寸精度,这些几何形状与尺寸是保证混合液进入分离器后会产生一股为重力几千倍的离心力,这股巨大的离心力使比重大的物质受离心力集结,到达分离器壁面,继而沿壁面下降到重相液出口流出,而比重小的轻相液则在反作用力作用下,聚集在中心形成液流从上部轻相液出口溢出。依据上述原理设计出来的旋流分离器是一种细长锥形体,它的长径比大于30。其中,溢流管的孔径大小可以调节,根据各种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来设定其孔径大小。溢流管的位置可以进行轴向调节,溢流管和盖板之间由螺母固定。为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再压力容器装配单支或多支分离器。采用非金属加树脂材料制作旋流管,能有效降低分离器的成本,且具有重量轻、加工方便、耐磨、耐腐蚀。 由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决于各部分的相对长度,因此可以任意的放大或缩小分离器的比例进行制造。为了计算分离器物料入口、出口端的流速及流量,在此假定取分离器的物料切向入口管径为2.5cm,壁厚为2.5mm。 确定分离器切向入口 根据伯努利方程可求得分离器切向入口流速,公式如下: (7.1) 式中:v1—反应釜内液面的下降速度,可视为0; v2—分离器切向入口速度; z1—反应釜内液面高度至分离器入口处的水平高度,z1=2.0m~2.5m; z2—视为无限大的容积,z2=0; p1—反应釜内液面压力; p2—分离器切向入口处压力,p2=0; g—重力加速度,取g=9.8m/s2。 将各项数据代入公式(7.1)得: 推算得v2=6.2~7 m/s,据公式 得流量qv=(1.95~2.20)×10-3m3/s,也即为7.02~7.92m3/h。因为反应釜装料容积为3000L,因此本设计完全满足需要。 设计小结 毕业设计是大学里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之前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课程设计,而此次是毕业设计。经过这段时间的设计学习,我觉得对于设计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的工作过程已经有了更多的掌握。毕业设计是建立在以前几次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之处就是毕业设计涉及的问题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要求也更高。虽然期间碰到过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因此有一定的收获。譬如经过烦琐的查表,懂得了查表对于工科学生是必须掌握的能力,而遵守标准和规范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设计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考虑生产的经济性,合理性等,选择最佳方案,这样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设计工作,当然,我们的课程设计主要偏向于注重结构方面,关于工艺方面则考虑到工作量而没有作过多的要求。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