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农村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农村社区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文献多集中于医疗保障制度方面。最早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德国在1883年颁布的《医疗保险法》,随后,荷兰、奥地利、比利时等也推出了类似的法律制度。20世纪初,市场性医疗保险在美国开始实施,到20世纪五优尔十年代贫困人员的医疗救济制度又在美国建立。可以说,大多数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革,虽然各个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多样性的特征,但他们都建立起了一套高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如美、英、德等多数发达国家在其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障支出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养老保险的支出规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基本医疗覆盖率较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扩大其覆盖率,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Peters(2009)对印度医疗保障的研究报告《印度穷人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制度》指出如何满足弱势群体或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如何正确的确定政府公共卫生机构与私人卫生保健的定位,使之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更好的发挥积极作用。 Wagstaffa(2000)认为1994年巴西创设的“家庭健康计划”,是一种关注社区和家庭的农村基层初级卫生保障制度,该计划实施后,农民在医疗服务的覆盖率方面实现显著增加,几乎达到90%,较好地解决了巴西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总之,当今阶段,国外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广且内容较多。20798
国内研究综述
农村社区卫生院是为农民提供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的公共卫生部门。当前,学者对农村社区卫生的看法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论文网
郑必先、马丹(2000)在对巴西的“家庭健康计划”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巴西的医疗保障体系与我国相比建设的相对完善,医疗待遇好,在发展中国家较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陈美琴(2009)通过对景宁县卫生服务现状的分析,断定虽然各乡镇卫生院亏损状态已经有初步扭转,但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低,自身营运能力差,资源利用率不高; 杨惠芳、陈才庚(2006)在对巴西和墨西哥关于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对中国农村社区卫生院发展的启示;李小雁(2011)认为纵横交错的其他社会问题和农村卫生医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性,三级医疗保健网在农村社区的恢复是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戴志明(2008)通过对德国、日本、泰国以及巴西农村的研究,总结出:政府财政支持是促进农村社区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的前提,支付制度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农村社区卫生院持续发展的关键,适时地制度变迁是提高农村社区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等;路冠军(2007)认为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的重要条件,农村社区卫生院普遍存在着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政府职责缺失导致的资金不足以及专业医护人才缺失等问题; 丁少群(2012)按照医疗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的差异,将农村社区医疗保障制度划分为免费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社区合作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四种不同的模式,并分析了四种不同模式对中国农村社区卫生院发展道路的影响和可借鉴的部分;张奎力(2010)选取了几个经济实力和人口结构与我国相当的发展中国家,并对国外医疗卫生制度和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进行系统考察,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制度尤其要关注卫生公平,高度重视初级保健,重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等。李燕凌(2009)基于湖南省1203个农村居民样本数据,对农村卫生资源利用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农合对农村社区医疗利用结构的改善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落后制约了新农合制度功能的发挥; 崔颖、王蕾(2007)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乡镇政府在医疗资金投入的多寡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程度的高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乡镇人民医院在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用不断在弱化; 马骋宇、高静(2010)提出同时推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反应性; 孙淑云(2005)认为乡镇人民医院作为公共产品,其医疗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应该制定统一的规则,在政府合理合法的指导下,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全面推进改革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