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调“申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
时间:2018-04-11 21:2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上世纪60年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创立了越调的“申派”艺术,并和一批致力于越调发展的老艺人一起把越调推向全国,在当时整个越调剧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申凤梅的唱腔艺术风靡全省,深为广大群众喜爱和推崇并被广为传唱。申凤梅摒弃越调陈旧落后的元素,在学习借鉴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糅合其他戏曲元素,大胆革新越调唱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唱腔和演唱技巧,从而开启了“申派”艺术辉煌发展的大门。“申派”艺术使越调的声誉、地位、影响得以相对的稳定。“申派”艺术是越调艺术与演员天才的结合,是越调剧种的成功造化。 二、越调“申派”艺术发展的两个时期 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摒弃越调陈旧落后的元素,在学习借鉴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糅合其他戏曲元素,大胆革新越调唱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唱腔和演唱技巧,创立了越调的“申派”艺术。“申派”艺术的特点是唱腔苍劲豪放、韵浓郁醇厚,高腔自然,低腔厚重,演唱时慢儿不散、快而不乱,还常在唱中加说、唱中带笑等。在申凤梅时期,“申派”艺术在申凤梅的引领下得到了辉煌的发展。如今,在“申派”传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申派”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 申凤梅时期 越调“申派”艺术,由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创立,在大量越调受众中,存在着只有“申凤梅”才是地地道道的越调的偏爱。“申派”艺术是越调艺术与演员天才的结合,是越调剧种的成功造化。1963年申凤梅到京演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河南的活诸葛”,其深厚的演唱功力在当时得到了首都戏曲界的高度评价。 1.申凤梅生平简介。申凤梅是河南卓越的越调表演艺术家,生于1927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祖籍河南临颍。她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38年入临颍县张盘镇越调科班学艺。1941年 出科,投靠南将罗村江湖班的大师兄李大勋。在江湖班里师从名老艺人姜高学唱。1945年 农历3月28日,樊城剧团和襄县剧团在襄县双庙对戏,因演《砸当典》受到好评,被誉为“铁嗓子大梅”。 1950年秋,申凤梅随金凤楼赴西安演出,轰动西安城。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在《收姜文》一剧中扮演诸葛亮,荣获演出一等奖。1958年 光荣加入中国,10月 在郑州为主席演出《收姜文》。1963年 进京演出,轰动京城;4月1 日,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 1965年,在郑州演出《卖箩筐》,获演出一等奖。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拍摄成电影,申凤梅担任诸葛亮一角。1987年 申凤梅被选为中国十三大代表。1992年 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被选为十四大代表。1994年,申凤梅抱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1995年5月,申凤梅率团参加中国戏曲第三届“金三角”交流演出,因成功演出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荣获最高荣誉奖。1995年7月20日凌晨,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在周口病逝,享年68岁。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