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Photoshop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与实践【3779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电子商务专业Photoshop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与实践【3779字】

电子商务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11-02

Photoshop软件,集图像的处理与设计于一身,能够在操作者没有美术基础的情况下,创造出较高的艺术效果。因此,被广泛应论文网用在各领域的图像设计工作中。本文即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中,该课程开设的作用和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下:

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PS课程的作用和意义

1。课程专业自身需要

电子商务必然要依托网络平台,而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课程,需要学生对图像设计和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对相关的图形处理软件的操作,开设课程进行学习,是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网页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各种图形处理软件中,处理能力最强。应用范围最广的软件,就是Photoshop。

2。设计方面技能拓展

随着Photoshop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其操作方式的人性化。简单化程度逐渐提升。对于一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充分的发挥其想象力,刺激其创造欲望,从而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其关于网页设计制作的能力。并且对具有一定设计水平的学生,进行创意与技能的拓展。

二。P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Photoshop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提高设计水平。然而,在中高职和技工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PS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无法刺激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对相关设计操作的记忆水平。其实,这也是当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落后和局限所导致的。

由于课本上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以及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操作加强记忆,以应对考试时的上机操作。因此,学生对PS美工设计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消退。而一旦学习兴趣不足,则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与专业需要脱节

网页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和社会流行风向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相比流行风向的改变,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网页美工设计,极有可能在前一段时间,刚刚流行极简风格,而接下来就流行复古设计。而局限在教材内容的教学,则会导致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从而降低学生与教学案例之间的共鸣,使得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并且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为所学习的内容,无法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中,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学习主动性。

3。教学方法不合理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均采取任务型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图像设计任务。然而,这种方法的效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强烈,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并且原有的学习兴趣也逐渐被任务型学习方法所磨灭。从而抑制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以及想象力的发展。

4。教学延伸性不足

目前,技工院校的PS课程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上机操作教学,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堂和教材中,以完成教学大纲所布置的任务作为主要教学目的。而相应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也是根据同样的目的进行选择,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延伸性不足,无法与实际的网页设计应用进行接轨。使学生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却无法完成实际设计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教学案例的举一反三式教学,使学生不能触类旁通,真正掌握PS设计和操作技巧,一旦设计任务更改,则不知从何处入手。

5。学生缺乏自学意识

PS在当前有关设计的各个领域,应用的都较为广泛。各种自学资源与教程,在网络上也随处可见。然而,教师往往将目光着眼于课程内,对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不足,没有为学生学习PS软件的自主性开创有利条件。并且,缺乏对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在长期的任务型教学环境,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对PS学习充满了抵触和厌烦感。不会在课后寻找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从而降低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PS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与实践探索

1。重视教材选择理论联系实践

PS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应该强调其实用性与学习的简单性。因此,教材的选择,应遵循深入浅出“原则,提升学生兴趣“原则,并且,注重对当前流行风向与流行元素的捕捉,并将其充分纳入课堂教学中。

此外,教学内容也不可仅仅局限在教材中。当前,网络上各种PS教学资源数不胜数,虽然其学习的系统化程度不及专门的教材,但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会超过单调的教材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的选用网络上相关的资源,进行课堂练习,从而刺激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通过课堂交流。师生沟通。对技术操作的技巧。图形处理步骤的精简化等问题,由学生与教师一同提出并商讨解决。在此过程中,由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技巧的掌握与记忆程度。2。分层级对学生进行培养

传统教学方法,不论是重点内容还是非重点内容,都在同一课堂上进行讲授。导致学生的学习充满被动性。这种方法,虽然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但所学知识缺乏针对性,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得不到凸显。

因此,应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采取分层级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按照重点程度,划分为选修和必修课程。将与电子商务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必修内容,例如网页设计基础。Ps处理基础技巧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而对一些高级设计。专业设计内容,则采取选修课的形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从而增加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发展方向的多元化。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市场需要的初级美工与资深美工人员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为学生预设企业工作环境。将课堂假象成为工作单位,由老师按照企业工作流程,为学生布置工作(学习)内容。并由学生其进行设计。例如:某企业所拍摄的素材图片,由于受到拍摄角度的影响,导致图片出现反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并将其处理成宣传海报所需素材。在课程开始前,由老师将上述处理内容告知同学,并在多媒体投影仪上,给出所拍摄的原图。由学生对修图处理以及海报设计的思路进行讨论。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只为学生提供思路,而不为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告知学生应该首先将所拍摄的图片调正,为了突出产品信息,以及不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忽略产品包装细节。所以,应利用颜色通道,将产品包装上的印刷文案进行提取和处理。为了修正整体图片,所以应结合原素材的明暗特点,将暗部与高光部分用手工画出,而后对图片的具体纹理细节,再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4。提高教学延伸性

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由教师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对相关步骤进行总结。一些商家所拍摄的商品原图片,受到拍摄设备以及光线的影响,导致色调偏黄,从而影响网络销售中,给消费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因此,需要进行色调方面的处理。

首先,教师将素材打开,创建曲线调整图层,并对各个通道进行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对各项通道参数的改变,所造成的图片整体色调变化,有着深入认识。而后创建新图层,并向下盖印。对盖印后的图层进行锐化处理,并让学生注意观察,每一步操作后,图片的变化,以及该操作对后续处理所产生的作用。复制图层,并选择光照效果的滤镜选项,添加蒙版,并用黑色画笔工具,将图片素材主要内容部分擦出来。新建图层,选择黑色径向渐变工具,添加图层蒙版后,重新擦出素材主体部位。选择柔光混合模式,将图片复制。应用图像后,采用曲线调整图层,对图片色调进行整体调整。从教学演示开始到结束,使学生对每一步的操作的作用,都得到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并在演示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思索其他的操作方法,并达到同样的最终效果。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与日后工作之间的联系。

5。刺激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是在做无用功。即使在课时安排有限,课程目标完成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因为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刺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兴趣,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真正体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高职和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较轻,因此对网络二次元“内容,普遍具有一定的兴趣。而网络上一些以动漫为题材的PS教程,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这内容作为教学引入环节,或者课后作业内容。如此一来,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排斥的心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组织学生,欣赏和观看优秀的PS设计案例和中外各种绘画。雕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并深化学生作品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在开展绘画和雕塑作品欣赏课程时,应防止学生进行聊天。淘宝。打游戏。浏览网页等与课程内容无关的活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或者说学习动机,主要有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两种形式。其中外在动机是指学生活动考试分数所带来的成就感,而内在动机则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真正喜爱。因此,通过刺进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能够有效保证课程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四。总结

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Photoshop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教学内容与专业需要脱节等。而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刺激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关建议,希望为教育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电子商务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