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力模型研究现状
时间:2023-02-14 22:1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内聚力模型是一种假想的模型,将裂缝的产生假想在内聚力单元里,通过研究内聚力与位移的关系来验证内聚力模型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内聚力模型是一种虚拟的裂缝模型,只要通过试验得到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再输入到内聚力模型参数中,就能实现对实际结构构件在各种环境、荷载作用条件下裂缝产生与扩展的模拟[2]。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就能实现对脆性破坏材料的裂缝扩展的模拟。87490 目前为止,对裂缝扩展的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观点作出判断。第一个观点从应力强度考虑,认为裂缝尖端存在着一块应力场区域,用场强度因子 的来表示,只要施加的应力超过这个 值,裂缝尖端区域就会发生失稳破坏,从宏观表现就是产生裂缝[3]。第二个观点从能量的角度考虑,裂缝尖端每产生一段位移,都需要能量的消耗,如果施加的能量超过裂缝本身所需要的能量,那么多余的能量就会使得裂缝不断的扩展。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完全等效,而且也是内聚力模型研究裂缝的基本假定。这就是后面要介绍的断裂能和开裂强度,这些宏观参数与材料参数结合在一起,便是一个新的概念——断裂韧度,断裂韧度是材料产生裂缝的一个极限状态,只要达到这个值,裂缝就会产生[4]。当裂缝尖端存在塑性形变时,线弹性理论就不适用了,论文网因此引出一个与路径无关的——J积分。但是,在裂缝扩展过程中,当裂缝尖端附近的能量由塑性转变成显著的非弹性能时,J积分的优势也就失去了。另外,传统的断裂力学分析中预先设置一个无限“尖"的裂缝,从而导致裂缝尖端场的奇异性。然而,在实际材料中,既不存在无限“尖"的裂缝,裂纹尖端的应力水平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没有宏观裂缝存在的情况下,用经典的断裂力学来描述混凝土的开裂是有困难的。对于这种情况,线弹性断裂力学已经不再适用,需要由非线性断裂力学方法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基于实际构件中裂纹尖端的应力不是无限大而是有限数值这一认识,为了克服经典断裂力学的缺点,Dugdale(1960) 和Barenblatt(1962)先后提出了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简称CZM)的概念[5],在该模型中,一般认为在裂缝产生的尖端存在一段很小的所谓的内聚区,在内聚区里,沿着裂缝上下表面的分子或原子存在一种相互作用力,称为内聚力,且内聚力的大小与裂缝的相对位移有关,不同的内聚力-相对位移关系对应着不同的内聚力模型。Barenblatt首先对脆性材料进行了考察实验。Dugdale对塑性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Hillerborg等(1976)延伸了CZM的概念,将其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并提出了虚裂纹模型(Fietion Crack Model,简称FCM[6])。Needleman最早提出使用内聚力-位移关系来研究金属中颗粒的分离。Espinosa最早提出使用双线性模型解决模型中的屈服问题。Tvergarrd使用梯形CZM研究了弹塑性材料的裂缝扩展问题。C。Shet使用CZM分析了结构在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平衡问题,Hillerborg将CZM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模拟了水泥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