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期儒家思想茬西方的传播和影响【4727字】
时间:2023-02-20 12:5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摘要本文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论述了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儒家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并不是偶然的,它与西方的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相通,与当时西方的社会环境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的人文理想和时代精神。 [关键字启蒙时期;儒家思想;传播;影响。 <论文网p>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义“礼“忠“孝“知“。它历经孔孟哲学。西汉独尊儒术。宋朝程朱理学的发展过程。当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基督教时,他们一方面把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引入了中国,同时也把儒家思想带回了西方。儒家思想的传播对启蒙时期的西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传入西方的背景条件。 儒家思想主观上并不具有基督教的普世性质,但它却通过基督教传教士的书信。著作和译作传到了西方。儒家思想在西方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并不是偶然的,它与西方的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相通,与当时西方的社会环境相契合,同时也反映了西方的人文理想和时代精神。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与古希腊哲学中的伦理思想有共通之处。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至善即幸福“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对道德伦理的重视。苏格拉底的哲学集中表现在认识你自己“,主张建立人的哲学,发挥人的理智能力和道德本性,认为人的幸福与否取决于灵魂的好坏。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学说相似,孔子因而被尊称为中国的苏格拉底“。古希腊的伦理道德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追求和拥有伦理道德成为许多人的理想。这种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同样体现在基督教文化中。 儒家思想和基督教都体现了对言行举止进行规范的道德标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①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即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而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而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其教义强调克制欲望,努力工作。勤俭节约,通过今世的善功来彰显上帝的恩泽。进而成为上帝的选民最终获得拯救。儒家思想的精髓仁“与基督教文化的核心爱“也有一定共通之处。仁“的核心就是爱“。 仁爱就是要关爱别人,从爱自己的家人推及到爱自己的朋友。左邻右舍。孔子关于仁“的说法在论语中有较多论述。仁者爱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克己复礼为仁“。基督教则提倡在神爱的基础上的博爱。在爱上帝的前提下,人们要爱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于爱自己的敌人。 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不认识神……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亲爱的兄弟们,神既然是这么爱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1](P。275-276)与此同时,儒家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人文理想和时代精神,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儒家思想的传入客观上适应了当时欧洲社会反对封建世袭特权。倡导民众的自由和权力,呼唤资产阶级民主和理性的需要,并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二。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这些著作和译作的出版一方面是为了使欧洲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满足西方人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与探究之心,另一方面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从而更好地传播基督教教义。 根据传教士利玛窦的日记整理编撰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向西方呈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和民族,同时对中国的儒教。佛教。道教都有评述。 利玛窦意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起到的思想统治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因此他推崇儒教。称颂孔子,把儒教称为文人的宗教:凡做学问有了名气的人或从事学问研究的人,没有一个是再信任别的教派的“。[2](P。101)利玛窦对儒教的了解。介绍主观上是为了以一种中国信众更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基督教,客观上却对儒教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耶稣会士基尔歇所著的中国图说一书也提及了中国的儒释道三教。西班牙的多明我会传教士闵明我的中华帝国纵览的第三部分提及了孔子的政治和道德格言,第四部分辑录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朱熹等历代先哲的言论。莱布尼茨和伏尔泰等著名思想家都曾阅读过此书,认为这本书对了解中国大有帮助。1687年,柏应理的中国圣贤孔子在巴黎出版。作为全面向欧洲介绍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此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拉丁文本被翻译成法文和英文。这本书包括了对孔子及其学说的介绍,也包括大学中庸和论语的译文。中国圣贤孔子是欧洲人了解儒家思想的主要读物,莱布尼茨和孟德思鳩都曾阅读过此书。1709至1713年耶稣会士卫方济整理出版了中国典籍六种,收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 小学的拉丁文译文,从而首次将四书完整地介绍给欧洲读者,使欧洲读者对儒家思想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②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知识分子。思想家和哲学家中引起了不同凡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其一,伦理道德思想。儒家思想与西方的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文化在伦理道德的许多方面契合相通,并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因此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受到了众多西方人士的称颂。其二,政治体制方面,表现为对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基础的政治体制的颂扬。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以父权为基础的专制政体保障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其三,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儒家反对世袭制度,提倡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同时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把民“置于学说中心。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应有君主的样子,实行德政。以德服人。这一主张与资产阶级追求平等和权力的民主政治学说相兼容。 作为欧洲研究中国名气最大的学者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平。中国具有(在某些方面令人钦佩的)公共道德,并与哲学理论尤其自然神学相贯通“[3](P。72)在实用哲学方面,也就是说,在道德戒律方面,在适用于现实生活和凡人的政治方面,他们肯定超过我们,尽管承认这一点令人脸红“[4](P。69-70)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曾赞颂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中国人生活在一种最完善。最实用的道德之下,在世界的这部分地区,任何人都不具有这种道德“。[5](P。496)对儒家思想谈论和赞颂最多的当属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以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大力推崇和美化被称之为欧洲的孔子“。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6](P。369)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6](P。369)伏尔泰根据中国元剧赵氏孤儿改编成的中国孤儿中,征服者成吉思汗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被征服者所折服,最终放下了屠刀。这个结局正是孔子道德情操的最好诠释。 以儒家学说为思想基础的中国政治体制得到众多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国家。他渴望稳定。和谐的理想社会,期盼仁慈开明的君主,并以中国的长治久安来论证中国体制的优良。在伏尔泰眼中,中国的政治体制最合乎理性,是因为它建立在父权社会的基础上。“儿女孝敬父母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阔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7](P。216)在启蒙运动大潮中产生的“重农学派理论也得益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学派创始人魁奈主张农业为一国之本。中国的历代帝王都重视农业,而这一传统正源于孔子的儒家学说。在他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中,魁奈赞扬了中国的专制制度。他认为中国的专制制度是“合法的专制主义,符合自然法。是自然秩序的体现。在魁奈眼中,中国的谏议制度和监察机构可以有效地限制皇帝的权利,因而是值得效仿的专制主义。 儒家学说对西方的民主政治也有促进作用。 “学而优则仕的中国科举制度和用人制度得到了颂扬。这一人才选拔制度强调依靠品德。学识和才干而不是凭借出身和门第选拔人才,与西方尊重个人价值。提倡民众的权力和平等的精神是相通和一致的。魁奈也曾提及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在中国没有世袭贵族,一个人的功绩与才能是他可能获取显贵地位的唯一标准……儿子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求学上,以此作为获取功名的唯一途径。[8](P。44)对中国用人制度的颂扬揭示了当时的欧洲社会对封建贵族世袭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反映了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和愿望。同时儒家的“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思想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来源。启蒙运动和随后的法国大GM都体现了反对专制特权。争取民众权利和自由的精神。 尽管启蒙思想家并未去过中国,但他们通过传教士的著作和译作了解了儒家思想,并对这种异域思想大为赞赏。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赞美反映了接受者自己的背景和需求所做的理解。加工和有选择性的接受。首先,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和赞美反映了启蒙思想家对稳定。和谐。开明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他们认为儒家提倡的道德思想不仅与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在许多方面契合相通,而且有助于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以道德为基础的“礼规范了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伦理秩序,规范了每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处事准则,由此避免了冲突和纷争。儒家倡导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治理国家,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儒家思想反映了当时西方的人文理想和时代精神。17。18世纪孔子及其学说在欧洲风靡一时。在许多启蒙思想家眼中,孔子不仅教导人们如何做人,也教导人们如何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成为许多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世袭专政的重要思想武器。启蒙思想家惊喜地在儒家思想中发现了与自己的想法相契合的学说与理念。儒家反对世袭制度的思想与启蒙时期反对封建专政和宗教神权,争取权利和自由的诉求和主张不谋而合。儒家思想的传入客观上适应了西方社会反对特权政治。倡导民众的自由和权力,呼唤资产阶级民主和理性的需要,并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源泉。1945年,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出版了孔子与中国之道一书,对中国儒学在17_18世纪给予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如下阐述。“在欧洲,在以法国大GM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9](P。5)结束语。 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体系,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通之处。二者都是对人类的生命价值和世界的终极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的领域。双方都互有可借鉴之处。儒家思想的许多理念能救治西方文化的弊端,解决西方文化的危机。因此它在西方的传播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当代意义。 注释: ①本文所有关于孔子的引述都出自张燕婴译注的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②有关“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参阅了徐明龙著的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1]圣经新约[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 [2]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秦家懿编译。德国哲学家论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3。 [4]劳端纳。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序。评。译[M]。火奴鲁鲁,1957。 [5]戴格拉夫编。孟德斯鳩的随想与随笔[M]。巴黎,1991。 [6]伏尔泰。哲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伏尔泰。风俗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000。 [8]弗朗西斯。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M]。高专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