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國传统文化對安乐死茬中國可行性的影响【3813字】
时间:2023-02-20 12:5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摘要: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在与现实社会中安乐死在的实际状况之间的激烈碰撞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安乐死在中国的实行造成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安乐死在中国发展。 关键字:安乐死;死亡观;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最论文网早出现在19世纪,而人们真正开始认真研究它则是始于20时间70年代。自安乐死产生开始,就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有自己的理由来支撑各自的观点。这种争论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安乐死的概念传入中国而一同进入了国内。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安乐死在中国也挑战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 在中国传统死亡观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大流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社会习俗,在注重生时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将死亡看作恐惧与痛苦,试图通过对生的追求来超越死亡。 1。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生死观。 儒家思想中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论语中也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儒家对于死亡应该秉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但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儒家特别重视生命的生的质量。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季路,曾经问过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关于生是什么的问题,孔子则有另一番解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孔子的意思就是说人要先懂得生命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而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作出对他人和社会有意的事。 2。道家思想中的生死观。 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家认为,天地人皆在道法之中,道即是自然规律,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是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从这一点上说,道家与儒家的生死观是相同,都尊重死亡的是自然规律的结果。但是道家在对生的观点上与儒家有很大不同。道家强调力求长生,老子·五十八章中有长生久视“,庄子·至乐中亦有以无为以诚乐矣“。这些都是在说应当要尽力避免对生命造成伤害,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试图通过长生来实现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 3。佛教思想中的生死观。 佛教与基督教不同,没有创世说,但是它也反对杀人,原因在于佛教认为人都有一强烈的本能叫自体爱,当受到或面临伤害时就会产生恐惧与痛苦,因此不宜杀人也不可自杀。传说佛陀(即佛)为众比丘(即修行者或和尚)不净观“(佛教中一种观身不净而去除欲念的对治方法),其中有比丘对自身的不净而对自己产生厌恶,就自杀或者叫其他的比丘杀死自己。佛陀听闻之后便召集所有的比丘来责问: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而今云何不忆此法?“[1]为此,佛陀才为出家者立下了杀生戒。还有比丘因为病重痛苦难忍,欲求自杀,也被佛陀训斥,由此看来病痛而寻求安乐死的人同样也不会得到佛教的支持。佛教认为生命的价值应该最优先考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屠“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从中也能看出佛教旨在救人性命而不许杀人。 4。中国传统社会习俗下的死亡观。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下,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伦理系统,而这种伦理系统有着严格的等级和人伦次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连人的生死都包括在内,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血缘亲情关系。 血缘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和生育基础上的人际关系,从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血缘关系就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纽带,氏族社会产生与发展也是依靠这一纽带的,可见血缘关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人伦常理上,血缘亲情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孝“,晚辈对长辈要尽孝,在生死的问题上就是对长者死老病死的关怀。养老送终“。颐养天年“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老者生死问题的诠释。对年老甚至重病的亲人采取安乐死的方式结束其生命,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习俗下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与孝道相冲突,也容易导致其他亲属的非议和反对,从而破坏了血缘关系的稳定。相对的,家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是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一部分,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 每一对夫妻奋斗半生都是在为哺育和培养他们的子女而奋斗着,当子女因面临病痛无法治愈的时候,哪怕治愈的可能性仅仅存在于他们的想象之中,也没有哪一对夫妻会轻易放弃治疗。中国人的观念中,亲人能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论/文/网LunWenData/Com] 二。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200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地区安乐死社会意向调查研究项目对浙江地区1423名城镇居民做了关于安乐死认同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对问题:对安乐死的了解程度;是否赞同对危重病人实施安乐死;病人事都有权选择安乐死;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这4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多数人对安乐死的支持态度。对安乐死了解或听说过的人数占到95。4百分号;赞同对危重病人安乐死的占79。1百分号;认为病人有权选择安乐死结束生命的占82。2百分号;在对自己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的问题上75。6百分号的人选择了愿意。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安乐死的支持度也相对越高,二者成正比关系。[2]这一系列数据都反映出当前社会,人们对安乐死的实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人们受教育度也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不在不断变化,对一些与传统观念不同甚至是相悖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中国人在关注如何优生“的同时,也开始探究如何优死“的问题。 三。传统观念与现实状况的碰撞。 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早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如上海。河南。陕西等便已经有了悄悄实施主动安乐死的例子,[3]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患者或亲属对安乐死的强烈意愿得不到实现。其原因除了法律上没有专门对安乐死立法以外,还有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中亲属的血缘伦理与医生的职业道德都不允许安乐死的实行。 1。亲情纽带对安乐死的阻碍。 近年来,人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改变,对于安乐死的态度也表现出较高的理解与支持。但是,在具体到自己或者亲人时,情感的因素往往远大于理智因素。人们都不愿意受到病痛的伤害和折磨,都希望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对安乐死的实行都明白其目的和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的另一大阻碍便是害怕受到其他亲属。朋友和社会的议论,在这样的顾虑下安乐死也无法顺利的实行。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过去在医学上被判定为不治之症的一些疾病,如:肺结核,天花等,经过医学家的努力,现在都已经可以治愈,甚至让人类免疫。因此,当前医学水平还无法治愈的某些疾病,并不能绝对地称为不治之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确定那些被暂定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哪天就能被治疗。因此,当人们对处于病痛中的亲人实施安乐死之后,这中病又能被治愈了,那时被安乐死者的亲属将面临巨大的自我谴责。因此,在可能面对的巨大压力面前,任何一个人都是很难作出安乐死这样一个选择的。 2。传统医学理念的阻碍。 在一项对该有谁来执行安乐死的调查中显示,大约77。6百分号人认为该有专业人员来执行,[4]而现实是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意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这与西方一些国家,如荷兰,多达81百分号的全科医生均参与过执行安乐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5]传统观念中认为医生的职业操守要求其要尽力挽救生命,而不是杀死生命。事实上,现代医学理念中,医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在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有责任与家属一同努力减轻或最终解除处于不治之症的折磨中的患者的痛苦。 同时,在维持危重病人的生命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这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产生了少数富裕家庭奢侈医疗现象的出现。古代名医扁鹊就提出过六不治“的观念,其中就有提到出病人的病症已经不能救治了所以不治“,就是在提倡节约医疗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 3。安乐死实施的法律障碍。 安乐死实施的法律后果也是阻碍安乐死实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刑法的解释,实施安乐死仍然属于故意杀人,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只是因其目的和情节可以从轻处罚。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安乐死是以使病人通过死亡来摆脱病痛折磨为目的的医疗行为,因此可以避免其违法性。要避免安乐死的违法性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安乐死行为,但是安乐死立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北京松堂关怀医院院长李伟认为:安乐死是一个高尚的行为,它的合法化必须是在一个整体公民素质都良好的社会里,当整个民族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和认识都达到一个层次,安乐死才能在一个安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而他认为现在的中国还不具备这样条件。[6] 四。结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安乐死的实行在中国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有走。死亡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它不可避免,那么人也就应该有权利要求更加尊严的死去。 死亡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不会因为人为的干预而改变。安乐死作为解除病人痛苦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人的死亡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坦然的接受死亡。我们应当积极寻求安乐死合法化,让安乐死能正确的,安全的服务于所有有需要的人。[论星号文星号网] 参考文献: [1]何信钰,郑名杰等。安乐死与宗教[EB/PL]。http://crs。nccu。edu。tw/RMS/PR/files/Euthansia1。doc。 [2]何农,傅卫东。浙江地区城镇居民安乐死认同度调查与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9月。 [3]石大璞,喻琳。从典型案例及民意调查看安乐死在中国之现状[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5年第6期。 [4]同[2]。 [5]杨素梅,李秋香。不同人群对安乐死的认同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第3期。 [6]孙道萃。安乐死__一种来自文化的解读[EB/OL]。http://arti2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40410。 [7]张铭一译注。论语全集[M]。海潮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8]饶尚宽译注。老子。中华书局[M]。2006年9月第1版。 [9]孙通海泽注。庄子。中华书局[M]。2007年3月第1版。 [10]刘自觉。解析死亡__走入神秘幽暗的世界[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