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伦理轻视公德的负面效應【13726字】
时间:2023-02-20 12:5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传统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目前正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围绕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这一契机,通过对孔孟儒学基本精神的分析,在充分肯定传统儒家伦理对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着重指出它在压抑消解社会公德方面的消极作用,并由此探讨一条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既能充分发挥论文网它的正面价值。又能有效克服它的负面效应的可行途径。 一 在文明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构成了两个重要的维度。一般来说,前者主要适用于社会群体的公共生活,旨在规范和维系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性关系;后者主要适用于家庭团体的私人生活,旨在规范和维系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性关系。例如,就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而言,社会公德主要是指公民在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普遍性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那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而家庭私德则主要是指公民在与家庭其他成员的特殊性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那些特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尊长抚幼。夫妻平等。家庭和睦等。显而易见,二者既在适用范围和本质功能上彼此有别,又可以在道德生活中相互促进,形成了辩证互动的有机联系。 从论语和孟子的文本看,孔子和孟子对于道德规范体系的这两个维度,应该说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社会公德方面,他们明确主张仁者爱人“。恻隐辞让“。举直错诸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在家庭私德方面,他们更是强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孟还力图以一种符合儒家精神的特定方式,进一步把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号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都认为人们不仅应该在家庭生活中成为富于亲情。注重天伦的慈父孝子“,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成为诚信正直。关爱他人的志士仁人“。 从这个视角看,传统儒家伦理无疑能够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诚然,孔孟提倡的某些家庭私德,如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古代社会等级尊卑观念的深刻烙印,因而应该从根本上予以否定。不过,他们提倡的大部分家庭私德和社会公德,诸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者爱人。恻隐辞让等等,就其本身而言,却是一些至今依然具有正面价值。值得充分肯定的高尚美德和优秀品格,可以为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智慧。此外,孔孟自觉地强调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和谐统一。力图把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这两个维度有机地联系起来,显然也能够为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目前,一些论者在强调传统儒家伦理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意义时,主要就是从这两个方面_儒家倡导的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大都是一些无可挑剔的优秀美德,并且还力图将二者内在地统一起来_着眼的。本文对于传统儒家伦理在这两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同样也持肯定的态度。 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剔除了其中那些认同古代尊卑等级观念的陈旧内容,传统儒家伦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不会再产生什么负面效应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关键在于,由于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在适用范围和本质功能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之间不仅包含着和谐统一的因素,而且也潜藏着张力冲突的契机,以至于其中某个维度的实现有可能导致另一个维度被消解。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儒家提倡的仁爱公德与孝悌私德本身都是一些无可厚非的优秀品德,但孔孟在把它们统一起来时所采取的那种特定方式,却恰恰会使儒家伦理陷入凭借家庭私德否定社会公德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强调两个维度的内在联结时,孔孟都明确主张:人们应该以入则孝,出则弟“的家庭私德作为出发点,进一步去实现谨而信,泛爱众“的社会公德,从而清晰地肯定了血缘亲情在道德生活中的首要意义,甚至把它看成是实现社会公德的本根基础。所以,有子才会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才会在批判夷子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的二本“观念时,提出天之生物“的一本“原则,认为儒家只能把特殊性的血缘亲情视为惟一的本根,而不能像墨家那样把普遍性的兼爱情感也视为与之并列的另一个本根(参见孟子·滕文公上)。这样,对于儒家伦理来说,把社会公德建立在家庭私德的本根基础之上,便成为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关键。 另一方面,为了突显家庭私德作为本根基础的首要意义,孔孟又进一步赋予它以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下列命题中: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显然,根据这些命题,在伦理生活中,只有事亲。尊亲的血亲性私德才能占据独一无二的至上地位,远远高于其他一切道德规范;相比之下,就连仁爱。恻隐这些普遍性的公德,对于事亲。尊亲来说也只能是处于派生从属的依附地位,而不可能在道德规范体系中享有为大“的终极意义。 其实,儒家始终坚持的爱有差等“。爱莫大于爱亲“原则,同样也是旨在强调:人们对亲人的血亲之爱不仅应该大于对他人的普泛之爱,而且应该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占据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众所周知,孟子正是依据这一原则,抨击杨朱的为我“观和墨子的兼爱“观是无父无君“的禽兽“(参见孟子·滕文公下)。从这个角度看,不仅赋予血缘亲情以本根基础的首要意义,而且赋予它以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并且由此将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内在地联结起来,实际上就构成了儒家思潮区别于先秦其他哲学思潮的基本精神。 儒家伦理将两个维度结合起来的这种方式,不仅在先秦社会的宗法血亲礼制结构中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而且从某种一般性的视角看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撇开血缘关系是一种无法割断的人际关系。血缘亲情是一种极其深厚的人际情感。家庭可以说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细胞等等因素不谈,毕竟,一方面,人们总是在家庭生活中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品格;所以,倘若一个人能够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具备孝悌的私德,对于他进一步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起仁爱的公德,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儒家伦理看来,既然父慈子孝构成了实现仁者爱人的本根基础,它当然也就应该被赋予高于社会公德的优先性。甚至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至上性;否则,一旦这个本根基础受到破坏,仁者爱人的社会公德也将因此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确立自身了。 然而,这种乍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统一方式,却会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一些始料未及的负面后果,乃至最终导致社会公德受到家庭私德的压抑和否定。 首先,由于儒家伦理赋予孝悌私德以远远高于仁爱公德的终极意义,以至于后者不仅在起源上派生于前者。而且在地位上也从属于前者,结果,在它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就只有血亲私德才能构成主导性的核心内容,而社会公德却不得不受到前者的束缚限制,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孟子便把人之大伦“归结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中庸也把天下之达道“归结为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换句话说,在他们看来,人类伦理生活的根本内容,主要就是人们在某些特殊性人际关系中理应具备的团体私德。尤其是家庭私德;相比之下,人们在普遍性人际关系中理应具备的那些社会公德,包括孔孟自己明确肯定的谨而信“。泛爱众“。大丈夫“等等,反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者的压抑,以致无法在儒家伦理特别强调的人之大伦“和天下之达道“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严重的是,从逻辑上说,一旦在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之间发生冲突。以致出现仁“与孝“不能两全的局面,依据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人们就应该不惜以放弃派生从属的社会公德为代价,以求维系本根至上的家庭私德。或者借用孟子的名言来表述,如果说在仁义理想与个体生命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依据杀身成仁“的儒家精神,人们决不应该舍义以取生“。而是应该毫不犹豫地舍生以取义“的话,那么,在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依据事亲为大“的儒家精神,人们也不应该舍孝以取仁“。而是应该毫不犹豫地舍仁以取孝“。结果,虽然孔孟本人的自觉意愿是以符合儒家精神的特定方式,将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有机地统一起来。乃至在家庭私德的本根基础之上实现社会公德,但事与愿违的结局却恰恰是: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凭借家庭私德否定了社会公德,从而导致儒家伦理陷入一个难以摆脱的深度悖论。 三 仅仅这样通过逻辑推理。从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中演绎出它必然会舍仁以取孝“的结论,或许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不过,我们同时还能从论语和孟子中,发现一些足以为这个抽象逻辑结论提供具体文本证据的命题和事例。 例如,孔子指出: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本来,孔子一直要求人们努力弘扬仁义之道,甚至宣称当仁不让于师“。然而,为了突显血亲私德的至上地位,他却主张:无论父之道“是符合仁义的正道“。还是违背仁义的非道“,人们都应该出于父子亲情,在三年内无条件地坚守父之道“。宋儒在解释这一命题时便特别强调: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转引自朱熹:论语集注·学而注)这显然是以父慈子孝“的血亲私德消解了仁人志士理应具备的为仁由己“的社会公德,从而明确地肯定舍仁以取孝“。 又如,孔子曾对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做法提出异议,指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本来,孔子很重视诚实正直“的道德规范,甚至批评微生高在他人借醋时有意隐瞒真相的做法为不直“(参见论语·公冶长)。然而,一旦由于其父攘羊“而在父慈子孝与诚实正直之间出现冲突,孔子却希望人们不惜牺牲诚实正直的社会公德,通过父子相隐“来维系父子之间的血缘亲情,从而明确地将家庭私德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 再如,孟子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孟子·离娄上),甚至认为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孟子·离娄下)。本来,道德生活中的相互批评是人们培养优秀美德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孟子也承认: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下)。然而,一旦涉及至高无上的血缘亲情,他却转而主张:父子之间不应针对不道德的行为展开相互批评,以免贼害血缘亲情之恩“。这显然也是为了巩固父子有亲“的家庭私德,而不惜堵塞通过责善“确立社会公德的有效途径。 又如,孟子特别赞扬舜是尽事亲之道“的人伦之至“,并举出两个事例为证:一是面对皋陶为士,瞽瞍杀人“的局面,身为天子的舜能够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二是根据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的原则,舜曾经将至不仁“的弟弟象封之有庳“(孟子·万章上)。本来,即便在孟子的时代,公正守法和任人唯贤也已成为人们广泛认同的社会公德或是职业道德。所以,在第一个事例中,孟子自己也承认:舜不应该干预皋陶逮捕瞽瞍的执法行为;在第二个事例中,舜的举动则受到了孟子弟子万章的明确质疑。然而,为了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至上地位,孟子却对舜的两个举动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以致公开赞同舜在徇情枉法。任人唯亲的腐败行为中,放弃公正守法的社会公德和任人唯贤的职业道德。 最后,孟子指出: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尽心上)。本来,就在提出这一命题之前,孟子还肯定了仁者无不爱也“的社会公德;然而,为了突显事亲从兄的至上地位,他却立即补充说急亲贤之为务“,明确主张遍爱人“的社会公德并不具有高于急亲贤“的团体私德的优先权和超越性。结果,在孟子看来,就连尧舜这样的圣人,也完全有理由为了急亲贤“而牺牲遍爱人“,即依据事亲为大“的儒家精神舍仁以取孝“。 人们通常以为,儒家伦理只是把孝悌私德当作建构道德体系的最初起点,而把仁爱公德视为君子道德理想的最高目标。但上面讨论的命题和事例足以表明:在儒家伦理中,只有家庭私德才能构成伦理生活的最高价值,才能享有不可侵犯的至上地位;相比之下,社会公德(包括仁者爱人“的理想)则仅仅具有派生从属的依附意义,因此在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甚至应该予以放弃。这正是孔孟积极赞同上述那些舍仁以取孝“的主张或行为的关键原因;因为这些主张或行为虽然明显违背了人类道德生活的某些普遍准则。乃至不惜为了家庭私德而牺牲社会公德,却又在本质上完全符合儒家伦理主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基本精神。结果,尽管儒家提倡的家庭私德和社会公德大都是一些优秀的道德品格,尽管孔孟的自觉意愿的确是力图将它们内在地统一起来,但依据血缘亲情本根至上的儒家精神,一旦二者之间出现冲突,儒家伦理的根本选择却必然是:在深度悖论中凭借家庭私德否定社会公德,即所谓的舍仁以取孝“。 四 上述分析很容易受到一种批评,即认为它是采取非此即彼“的视点。而非采取亦此亦彼“的视点,来考察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在儒家伦理中的相互关系,结果只是把二者单纯地对立起来了。对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没有任何意图,想要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如前所述,本文明确承认:孔孟的确是把孝悌私德与仁爱公德当作统一的整体来看待的,并且真诚地希望人们从入则孝,出则弟“出发,进一步做到谨而信,泛爱众“。本文只是试图指出:在孔孟提倡的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之间,既存在着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又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张力冲突;而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恰恰在于:由于亦此亦彼的和谐统一与非此即彼的张力冲突的共存互动,孔孟真心希望能在血亲私德的本根基础之上实现的社会公德,最终反而会被它自身的这一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所否定。 尤其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导致儒家提倡的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出现张力冲突。乃至陷入深度悖论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孔孟自觉坚持的那种原本旨在确立它们之间和谐统一的儒家精神。如上所述,这种精神一方面赋予血缘亲情以本根基础的首要意义,试图由此实现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又赋予血缘亲情以至高无上的终极地位,以致要求人们在冲突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家庭私德而不惜否定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看,在孔孟儒学的理论架构中,本来就潜藏着迫使我们在从亦此亦彼“的统一视点考察二者关系的同时,还不得不从非此即彼“的对立视点考察这种关系的深度契机。归根结底,儒家伦理不仅把社会公德置于家庭私德的本根基础之上。而且把家庭私德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的基本精神,一旦贯彻到底,势必会彻底消解社会公德的自律意义和独立地位,从而在冲突的情况下,把本来是亦此亦彼“的既重私德。又重公德,变成非此即彼“的只重私德。不重公德。结果,十分重视伦理问题的孔孟儒学,最终却会在悲剧性的深度悖论中,陷入缺失公德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上面论及的那些舍仁以取孝“的命题和事例,既不是偶然相对的个别现象。也不是随机应变的权宜之计,而恰恰是儒家伦理强调血缘亲情本根至上的基本精神的典型体现。同时,更有意味。也更引人深思的是,在论语和孟子的文本中,孔子和孟子从来没有以任何命题或是事例的形式明确主张:在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出现冲突的情况下,人们应当舍孝以取仁“。这一点当然可以充分表明:儒家伦理舍仁以取孝“的基本精神及其蕴含的深度悖论,是怎样彻底。内在地贯穿于孔孟儒学的整个理论架构之中的。(孟子中记述的舜不告而娶“的事例,虽然表面上看似乎否定了孝“的至上地位,却不足以证明孟子赞同舍孝以取仁“。其实,这一事例并没有涉及治国平天下的仁政王道。而只是涉及到舜本人的婚姻;至于孟子自己对这一事例的解释_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孟子·离娄上);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孟子·万章上)_倒恰恰可以证明:在孟子看来,舜不告而娶的主要动机,首先还是为了避免在其他方面对父母不孝,因而几乎可以说是曲线尽孝“。)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后来一些儒家学者也提出了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的观念,明确主张舍孝以取义“,但这里肯定的大义“,往往不是指仁者爱人。普遍正义的社会公德,而首先是指君臣有义。宗法忠义的团体私德,所谓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公羊传哀公三年)。不以亲亲害尊尊“(谷梁传文公二年),即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舍孝以尽忠“,因而在实质上只是把君为臣纲“置于父为子纲“之上,并不是把社会公德置于家庭私德之上。宋明儒学以及当代新儒学尽管比孔孟儒学更有力地突显了仁。诚。敬等公德规范的重要意义,甚至还富于创造性地提出了理一分殊“的观念,试图由此解决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他们并没有从深度层面上对孔孟儒学强调血缘亲情本根至上的基本精神展开任何批判,相反在总体上依然对论语和孟子中那些舍仁以取孝“的命题和事例持积极肯定。热情赞美的态度。(可参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有关上述命题和事例的注解和评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充分肯定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家庭私德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又凭借本根至上的家庭私德压抑否定派生从属的社会公德,实际上就构成了整个传统儒家伦理未能摆脱的一个深度悖论。 许多论者往往认为,儒家伦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群体主义的道德观,因为它有力地肯定了普遍性的仁爱理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儒家伦理与其说是一种注重社会公德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道德观,不如说是一种强调家庭私德的团体主义。血亲主义道德观。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全面评价传统儒家伦理对于现实道德生活的复杂效应。 五 这种复杂效应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儒家伦理的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人们在高度重视慈孝友悌的家庭私德。甚至因此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悠久伦理传统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相对轻视社会公德的伦理倾向,以致一些基本的公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守法。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在道德领域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受到漠视。 这个论断乍看起来,似乎像儒家也缺德“(儒家相对缺失或是轻视社会公德)的命题一样令人难以接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其中包括一些自觉站在儒家立场上的学者)早已清晰地指出了国人生活中的这种伦理倾向,甚至还在不同程度上把它与传统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联系起来。 例如,梁启超在1902年便指出: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也。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虽然他这里所说的私德“也包括独善其身“的内容,但紧接着他又指出:今试以中国旧伦理,与泰西新伦理相比较:旧伦理之分类,曰君臣,曰父子,曰兄弟,曰夫妇,曰朋友;新伦理之分类,曰家族伦理,曰社会伦理,曰国家伦理。……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见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214页。) 再如,费孝通在1945年也指出:在中国的城乡生活中,最大的毛病是‘私’。……扫清自己门前雪的还算是了不起的有公德的人,普通人家把垃圾在门口的街道上一倒,就完事了。“他认为,引发这类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由此导致了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而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见鲍霁主编: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1988年版,第357-365页。)的确,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相对缺失的那些公德规范,在私人生活中往往能够得以贯彻。例如,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在亲友同事家中不守规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财物。这种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中采取双重标准。以致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又如,梁漱溟在1949年同样指出:公德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其具体表现就是:缺乏法治精神(西洋人之执法与中国人之徇情,对照而说“),缺乏组织能力(时论所讥‘一盘散沙’“),缺乏纪律习惯和公共观念等。至于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他认为是由于西方人集团生活偏胜,中国人家族生活偏胜……。为西方人集团生活开路的是基督教;同时不待说周孔教化便为中国人开了家族生活之路。“(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见鲍霁主编:梁漱溟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254。259-260页。) 最后,熊十力在1951年所写的一封致梁漱溟。讨论上述有关中国人缺乏公德的看法的书简中,更是激进地指出:家庭是万恶之源,衰微之本,……无国家观念,无民族观念,无公共观念,皆由此。……有私而无公,见近而不知远,一切恶德说不尽。……尊书巧避家庭本位之丑,而曰伦理本位,……何预于中国社会?“此外,他还在六经是孔子晚年定论。乾坤衍等论著中多次指出:孟子主张以孝治天下“,坚守小康之壁垒“,宗法思想狭隘一团“,未达天下为公之大道“。(见现代新儒学的根基_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郭齐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336-337页,第416-438页;景海峰:熊十力,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160页) 在论及近些年来时有发生的缺失公德现象时,人们往往把它主要归因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膨胀。毋庸置疑,我们决不应该低估这些因素对于当前道德失范现象的重大影响。(实际上,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到社会公德的领域,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家庭私德的领域,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几位学者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尚未真正进入中国社会之前,就明确指出了国人伦理生活中的缺失公德倾向。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充分肯定了儒家思潮重视伦理问题的典型特征;梁漱溟甚至因此强调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以与西洋近代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相对照。(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见鲍霁主编:梁漱溟学术精华录,第264页。)于是,由此引起的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就是:既然儒家思潮十分重视伦理问题,既然它长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致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可以说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那么,深受儒家伦理传统影响的国人,为什么会在这一传统尚未真正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之前,就已经流露出那种相对缺失社会公德的明显倾向?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充分注意到中国古代封闭性的小农经济。宗法血亲礼制结构以及差序格局等因素的根本决定作用。不过,与此同时,我们显然也无法回避传统儒家伦理在这方面所具有的深度负面效应。事实上,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儒家伦理对于仁爱恻隐等公德规范的推崇肯定,如果我们因此首先把它看成一种群体主义的道德观。而根本忽视它自身所蕴含的深度悖论,这个问题就很难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度层面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归根结底,正是这种深度悖论,使得不仅十分注重伦理问题。而且积极肯定社会公德的儒家思潮,最终流露出重私德。轻公德的伦理倾向;而从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也正是由于儒家伦理长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以潜移默化的积淀方式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才会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形成一方面特别强调家庭私德。另一方面却又相对缺失社会公德的奇特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目前依然存在的缺失公德现象,传统儒家伦理在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度层面上也是难辞其咎的,必须承担起它所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六 鉴于传统儒家伦理在深度悖论中对于现实道德生活所产生的上述复杂效应,我们显然有必要深入思索如何才能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找到一条既能充分发扬它的正面意义。又能有效克服它的负面影响的可行途径。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规范之间的本质差异。 从根本上说,孔孟是在先秦社会那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维护宗法血亲礼制的基本结构而提倡儒家伦理的。因此,传统儒家伦理在实质上还是古代意义上的君子“道德规范体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它才会特别强调血亲性家庭私德在伦理领域的本根至上地位,不仅把它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由之产生的源泉基础,而且把它视为一切道德规范中的最高价值,从而确立起团体主义。血亲主义的基本伦理原则。相比之下,公民道德规范却是在现代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为了维护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建构起来的。因此,它根本不可能以团体主义。血亲主义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而必然是以集体主义。群体主义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正是从这一原则出发,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才会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兼顾结合。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明确主张在三者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自觉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以求维护全体公民的社会整体利益。这与传统儒家伦理一方面充分肯定家庭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明确主张在出现冲突时不惜放弃社会公德。以求维护家庭私德的基本精神相比,无疑是很为不同的。 有鉴于此,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首先应该根本否定传统儒家伦理的团体主义。血亲主义原则,自觉坚持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原则,以旨在维护全体公民整体利益的社会公德作为本根基础,建立和发展旨在规范家庭内部和谐关系的家庭美德,并且因此把群体性的社会公德置于团体性的家庭美德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儒家伦理的那些负面效应,尤其是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度层面上,杜绝那种把团体性家庭利益置于群体性社会利益之上。甚至凭借家庭私德否定社会公德的现象发生。 应该指出的是,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求确立社会公德相对家庭私德而言的本根至上地位,不仅完全符合现代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原则,而且与社会公德和家庭私德自身的本质特征也是根本一致的。 首先,从适用范围的角度看,家庭私德只能限定性地适用于家庭内部,无法开放性地适用于整个社会;相比之下,社会公德则不仅适用于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而且同样也适用于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就此而言,显然不是家庭私德构成了社会公德的本根基础,而是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在逻辑在先的意义上构成了包括家庭私德。职业道德在内的所有特殊性道德规范的本根基础,即梁启超所说的公德者,诸德之源也“。(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见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第216页。)事实上,尊长抚幼。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家庭私德,不仅完全可以。而且也应当被看成是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仁者爱人。恻隐辞让这些普适性的公德规范在特殊性血亲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和扩充展开。 其次,更重要的是,从本质功能的角度看,家庭私德只是旨在维系家庭团体的和谐关系和特殊利益,而社会公德则是旨在维系社会整体的和谐关系和普遍利益(因此也包括所有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共同利益)。就此而言,我们当然没有任何理由把家庭私德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乃至为了维护家庭私德而不惜牺牲社会公德;因为这样做实际上就等于是为了维护家庭团体的特殊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群体的普遍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显然只有社会公德才能具有相对家庭私德而言的本根基础性和至高无上性。 因此,尽管儒家伦理特别强调家庭私德的本根至上地位,似乎拥有这样那样的充分理据_诸如血缘关系是一种无法割断的人际关系,血缘亲情是一种极其深厚的人际情感,家庭可以说是社会有机体的构成细胞,以及人们的道德品格最初总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等等,但所有这些因素都不足以使我们在现代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把家庭私德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乃至为了维系家庭私德而不惜牺牲社会公德。换句话说,无论血缘关系如何牢固,无论血缘亲情如何深厚,无论家庭对于社会具有怎样重要的构成价值,无论家庭生活对于道德成长具有怎样深刻的伦理意义,所有这些因素都不能够。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在伦理领域内为了维护家庭团体的特殊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群体的普遍利益的辩护借口。例如,就像仅凭个人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原子“地位并不足以证明个人具有相对社会整体而言的本根至上意义一样,仅凭家庭作为社会构成要素的细胞“地位,同样也不足以证明家庭(或家庭私德)具有相对社会整体(或社会公德)而言的本根至上意义。再如,虽然家庭生活的确构成了人们形成道德品格的最初环境,但这也不能证明家庭私德就可以相应地构成社会公德的本根基础。实际上,从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视角看,即便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时候,也应该把尊重他人的普遍性社会公德放在首位,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按照血亲关系的具体特征和内涵,进一步帮助子女培养起孝敬父母的特殊性家庭美德,而不应该像传统儒家伦理主张的那样,一开始仅仅强调父慈子孝的根本意义,然后再设法将这种血亲私德进一步扩展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普通人那里。 所以,在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必须批判性地扬弃改造传统儒家伦理,使其实现从团体主义。血亲主义原则向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原则的根本转换。 七 诚然,这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确立社会公德相对家庭私德而言的本根至上地位,也有可能导致在出现冲突时凭借社会公德否定家庭私德的悲剧性悖论。不过,由于社会公德与家庭私德在本质特征方面的上述差异,这种悖论在性质上却与传统儒家伦理陷入的那种凭借家庭私德否定社会公德的深度悖论截然不同。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舍孝以取仁“的悖论中,被维护的首先是社会整体的普遍根本利益(因此也包括所有家庭的共同利益),被消解的仅仅是个别家庭的某些特殊利益。所以,即便这些特殊利益自身具有正当合理的价值意义。本来不应予以否定,但为了维护社会整体的普遍根本利益而在某些情况下出于不得已牺牲它们,也依然是一种更有道德价值。值得充分肯定的伦理选择,与那种为了维护家庭团体的特殊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的伦理选择不能同日而语。举例来说,儿子在父之道“并非正道“的情况下自主地坚持和弘扬仁义之道。或是在其父攘羊“的情况下起而证之,身为天子的舜在瞽瞍杀人“的情况下不去干预皋陶的正当执法行为,以及父子在道德生活中彼此责善“,虽然可能暂时会使父子亲情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但鉴于社会公德。法律正义。自我完善。乃至仁义理想都能通过这些举动得以维护和实现,即便在孔孟的时代,它们在本质上也明显是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德行为,在道德价值上与三年不改。父子相隐。窃负而逃。互不责善的做法存在着天壤之别。(需要指出的是,儿子在从事这些美德行为时,也依然可以通过某些特定的途径,在首先维护社会公德。法律正义。自我完善和仁义理想的基础上,继续维系和发展自己与父亲的血缘亲情,如以适当的方式彼此责善“。经常探望由于犯罪而被监禁的父亲等等。) 其实,在这方面,传统儒家伦理自身也包含着某些可以给我们以有益启示的因素。例如,虽然孔孟充分肯定了个体生命的正当意义和重要价值,但他们都明确主张:为了实现普遍性的仁义理想,人们应该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值得称颂的悲剧性行为中做到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以取义“(孟子·告子上),并且因此严厉斥责那种求生以害仁“的苟且偷生举动。就其实质而言,孔孟认同的这种舍生以取义“的伦理选择与现代公民道德规范要求的舍孝以取仁“的伦理选择是根本一致的,而与他们认同的舍仁以取孝“的伦理选择却是背道而驰。至于后世某些儒家学者主张大义灭亲“。要求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尽忠优先,倘若其中涉及的君臣之义“能与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保持一致,应该说也要比大亲灭义“。尽孝优先的伦理选择更有道德价值。既然如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当然更没有理由怀疑或是拒斥那些为了社会公德。为了社会整体的根本利益而牺牲血缘亲情。牺牲家庭团体的特殊利益的行为举动,尽管这种舍孝以取仁“的选择本身在悖论中包含着悲剧性的意蕴。 最后还可以指出的一点是,通过实现这种从血亲主义。团体主义向群体主义。集体主义的伦理原则转换,传统儒家伦理也将经历一种创造性的自我转化,成为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后儒家伦理“。一方面,这种后儒家伦理自觉地否定了原儒家(先秦儒学)和新儒家(包括宋明儒学和当代新儒学)始终坚持的血缘亲情本根至上的基本精神,否定了那些认同等级尊卑制度的陈旧伦理观念,从而将自身坚定地建立在群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上,建立在社会公德的本根基础之上,由此根本克服传统儒家伦理相对忽视社会公德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它又自觉地继承了原儒家和新儒家始终倡导的那些具有正面价值。值得积极肯定的高尚品德,其中既包括仁者爱人。恻隐辞让的社会公德,也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私德,不仅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明确主张应该以社会公德作为至上本根来实现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的和谐统一,而且也在继承发展儒家伦理独有特色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各种情感因素。尤其是血缘亲情因素对于人类伦理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在普遍性关爱他人的基础上,人们也应该鉴于血缘关系的特异性意义而对自己的父母亲人给予一种特殊性的尊敬和关爱,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父慈子孝,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爱有差等,从而发扬光大传统儒家伦理所包含的一切正当合理的积极因素。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对传统儒家基本原则的彻底解构,真正实现儒家伦理的重新建构,亦即在一种崭新的结构中重建强调血缘亲情重要意义的儒家伦理,并且为人类伦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所能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深邃智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