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國现當代文學史的斷代问题【3403字】
时间:2023-02-20 13:0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www.youerw.com 点击:次
当下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概念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暴露。按时代发展,调整二者的学科范围,不仅符合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生。发展。成型的历史惯例,而且具有理论合理性。实践必要性和当下紧迫性。就此,本文提出了调整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断代范论文网围的设想。 一。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形成,实际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若干认识阶段。起先人们用的概念是新文学“,该概念较早由周作人在新文学的源流。[1]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2]等书中使用,此后该概念又为朱自清的学生王瑶先生延用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教育部召集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将中国新文学史“设定为各大学中国语文系主要课程之一,1950年开始撰写,1953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稿[3]王瑶先生用的便是中国新文学“概念。最早用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可能是钱基博,他在1930年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史一书,丁易在1952年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此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概念一直混用,例如直到1979年刘绶松原著,由易竹贤等修订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出版,作者依然延用中国新文学“的概念,1975年司马长风在香港出版中国新文学史[4]也用的是中国新文学“的概念,及至1980年周锦在台湾出版中国新文学简史时新文学“概念尚在使用中,直到1984年唐弢。严家炎本中国现代文学史[5]出版,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概念才差不多基本定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称。 这个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范围也在变动着。1930年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一书所述范围,实际以清末戊戌维新起始,五四“新文学GM为终,1944年任访秋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南阳前锋报社印行)时将五四“之前的中国文学包含在了现代文学“中,定为第一编,冠以文学GM运动的前夜之名,1980年周锦在台湾出版中国新文学简史,又把新(现代)文学“的概念延伸至1970年代中期。可见,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现代文学“有不同的界定。这也完全是合理的,1930年代的钱基博眼中的现代“和1944年任访秋眼中的现代“。1980年周锦眼中的现代“自然会不一样。大陆主流学界,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框架的影响下,1949后才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范围限定于五四“至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但是从世界的和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学界在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范围限定于‘五四’新文学GM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问题上实际一直没有形成统一定识。 从上述过程来看,随着时代和认识的发展,我们尝试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范围作相对调整完全是有历史渊源可循的,也是必要的。目前大陆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成型于1950-1920世纪60年代(1950年,中央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各系课程草案,其中对中国新文学史课程“内容做了如下规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讲述自五四时代到现在的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史,着重在各阶段的文艺思想斗争和其发展状况,以及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作家和作品的评述。“这个大纲要求把新文学定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论证新文学的发展是无产阶级占领文学历史舞台的过程和结果“),就如钱基博在1930年写作现代文学史“的时候不可能把现代文学史“的范围划定到1949年一样,成型于1950与1920世纪60年代之间的大陆主流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也不可能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范围延伸到1970年代。 进入21世纪之后,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概念,我们会发现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限定于1920-1940年代之间的30年是不合理的――它在两点上显然和我们这个时代对现代“一词的惯常指认不符:一。它和我们现时代的距离拉开了50余年,1950年代我们称刚刚过去的30年是现代“还是合理的,就如同1930年代钱基博称刚刚过去的数十年为现代“也是合理的一样,而现在于21世纪10年代,我们称50余年前的某个时期为现代“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二。它专指与现时代已有50余年之隔的特定的30年时间,显然也是不合理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历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一直延伸到当下的过程,它不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就结束了,至少它的范围是30年所不能限定的。就此,重新审视这个概念完全有必要。 二。 20世纪以来,中国新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是五四文学“,一个是新时期文学“。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五四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特别是从文学精神上来说);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核心(无论是从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还是从文学创作的外在质。量上说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对现代文学“学科范围的界定要以五四文学“的发生。发展。落潮为基本线索;当代文学“学科范围的界定要以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发展为线索。 从现代文学“学科发展角度讲,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范围亟待拓展,完全可以拓展到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发表,新时期文学开始)。目前的现代文学“概念,只包含1917(以是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的中国新文学GM开始)到1949年之间大约30年的时间,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历史纵深以及作家。作品幅员不够,大多数现代作家都经历了由前49“到后49“的延伸,不管是来自解放区的新锐作家,还是来自国统区的进步作家,他们的创作在1949前后都具有逻辑连续性,对于他们来说,49“不是什么特殊的门槛,不可能把他们的创作用49强制性地割裂开来研究,似乎49之前,他们的创作就是现代“的,而49之后他们的创作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当代“的了,将视野限制在1949年之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来说是不完整的。 所以,现代“文学的学科范围要扩大。但是,这个扩大不应是无边的扩大。 广义的中国现代文学“概念应当是从1917至当下的文学,而狭义的作为学科概念的中国现代文学“则应限定于1917至1977年之间的中国文学。将其拓展到1977年有如下理由:一。是有前述周锦中国新文学简史之历史先例可循的;二。是符合中国现代文学“之内在逻辑的――既可以显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相对开放性,又可以相对保持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断代史的相对完成性;三。特划出1977后给中国当代文学“,以便突出其开放性。现实性的学科特点,区别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相对封闭性。历史性。 广义地讲中国现代文学“概念自是可以包含1917至当下的所有文学的,但是,如果引用此广义概念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定义,显然会导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特性的丧失。例如扩展到1999或者2000年,形成20世纪中国文学“范畴,这样就实际上取消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部分学者打通现当代界限,形成纵览中国新文学之宏观视野的研究课题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但是以其取代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概念,则是不科学的。原因是:一。它是一个封闭的概念,现在已经是2001年后,20世纪已经终结,它不能囊括文学(批评和历史)研究对当下文学发展的动态关注,二。过于突出世纪“概念与中国文化背景不符,世纪“概念是西方宗教意识的产物,世纪初“之所以在西方具有历史开始“的意义,是因为纪元从基督诞生始,人类将获得救赎,世纪末“之所以有历史终结“的意味,是因为世纪末“人类将面临审判,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中,世纪“之始末并没有历史开始和终结的意味,从20世纪中国历史实际来看,1901年和2000年这两个年份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划分时代的意义;三。作为学科概念,它太过笼统,不科学。 现代文学“学科范围要拓展,但不能无边拓展。笔者以为以1977为界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实际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部统一性不够,尤其是1977之前和之后,对其进行分割,留出一部分开放空间“给当代文学“,将相对封闭的。完整的一部分空间划转现代文学“是十分必要的。 过去,我们过于拘泥于传统的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划分,主要受到这样两个观念的影响:一。误把现代“和当代“当成纯粹的时间概念,进而把界定的依据定位在社会时间的断代上,例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社会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于是乎这新时代“也成了文学时间断代(区分现。当代文学)的依据,而并没有深究社会学意义上的新时代“和文学意义上的新时代“是否真的对应;二。因为和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实际流程过于接近,缺乏远距离审视的可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缺乏本质上的真切界定,因而只是权宜性地对两者进行了时段性“划分,尚不能从逻辑上对二者进行更深入的界定。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