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从小说到电影【4224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4224字】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长篇小说活着发表于1992年,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之前,他的中篇小说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等,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的阴暗丑陋,描写罪恶。暴力。死亡,冷漠的叙述和恐怖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的作品,是一部草民的史诗。在叙事论文网方面,余华一改前期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但在文本内涵上,却厚重得多。

小说名为活着,却实实在在地讲述了一个个死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富贵,在旧社会是地主少爷,吃喝嫖赌,无所事事。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父亲一气之下撒手人寰。母亲病了,贫困交加的富贵去城里请郎中,被拉了壮丁,在国共内战的炮火中侥幸拣了一条命,被党军队俘虏,才回到离别两年的家。回来后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因生病无钱医治成了哑巴,而当初赢了富贵家产的龙二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地主枪毙了。接着是人民公社,大跃进“,富贵一家跟着忙活。再后来,儿子有庆为县长女人献血时,被抽血抽死了。女儿凤霞嫁给了城里的工人万二喜,生活和美,谁知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家珍也去世了,万二喜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外孙苦根生病时吃豆子撑死了。只剩下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伴,在平淡的日子中度过余生。小说写出了小人物的命运悲欢,写出了主人公在历尽磨难后的淡定和从容,隐忍和前行。诚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还讲述了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1994年,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主角奖。比较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发现,电影活着对原著的改编,最明显的是题旨风格的改变和皮影戏道具(意象)的出现。

一。题旨:从个体的悲剧到时代的反思

小说活着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富贵的一生,经历了家道的中落,由地主少爷沦为社会贫民,感受的是亲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沦为孤家寡人的他在暮年中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写富贵的受难史,写富贵在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后那份无可奈何又聊以自慰: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小说着重强调的是个体的人生悲剧,强调人在命运前的无可奈何和乐天隐忍。小说中有庆和凤霞的死都是意外事故引起;龙二在赌博中赢了富贵家产,后来却赔上了自己的命;老全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却被流弹击中,等等,这一切都强调了偶然的力量,强调了人在命运前的茫然和无奈。这使这部小说在充满浓重的悲剧意味时,又有着某种宿命论的色彩。

电影活着突出了宏大的历史叙事,突出了大时代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力量。这突出表现在电影中对有庆之死和凤霞之死的改编。小说中,有庆的死是由于给县长夫人献血,被医生抽血过多,死了;电影中却是由于大跃进“。大炼钢铁,全民动员,小小年纪的有庆累得不堪,在墙角下睡着了。县长春生去学校检查,开车撞倒墙,把有庆砸死了。表面上是一场车祸,车祸背后的时代背景却是引人深思的。再比如凤霞之死,和小说中相同的,都是死于产后大出血。但在电影中突出了文革“背景,加入了王教授这个情节。凤霞本来不该死,但接生的GM小将不懂医术,万二喜从牛棚里拉来了医学权威王教授。但牛鬼蛇神“王教授已三天没吃饭,富贵给王教授买了几个馒头,结果凤霞大出血时惟一能救凤霞的王教授差点噎死,众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命若浮尘,随风飘零,不能自主。而且,影片中加入字幕,如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以后“,这使影片有了清晰的时间界定,有力地烘托了时代背景,折射了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历的深重的苦难和在苦难中的坚韧。

小说和电影题旨的不同,和作家余华与导演张艺谋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关。余华1960年出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张艺谋父辈几人曾是黄埔毕业生是有历史问题“的人,因为家庭出身,张艺谋一直感到非常自卑。特定年代的政治氛围,使张艺谋如履薄冰。和余华相比,时代。政治的烙印对张艺谋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银幕中,富贵在时代大潮中总是身不由己,命若飘萍。

二。意象:从老牛到皮影戏

小说活着中,富贵在家境败落后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土地成了他赖以维生的根本。在亲人相继离世后,富贵买了一头苍老的。即将被人宰了吃掉的老牛,富贵和老牛相依为命。富贵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宽厚。沉默。坚韧,而这头苍老的也叫富贵“的老牛无疑是富贵本人的象征。但这头老牛只是在小说开始和结尾时出现,给人的印象不是很鲜明。

电影活着中最成功的改编,是皮影戏意象的出现。皮影戏是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古老的剧种――傀儡戏。皮影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是主人公悲欢命运的缩影。旧社会,地主少爷富贵唱皮影戏,是他吃喝玩乐生活的写照。当富贵面容轻浮地唱出奴和潘郎宵宿久“象牙床上任你游“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富贵赌博输光家产,向龙二借皮影戏。当富贵扯开嗓子第二次唱皮影戏时,辗转野外,艰难谋生,富贵已由富家纨绔子弟变成了靠唱皮影戏为生的江湖艺人,皮影戏则成了他养家糊口。赖以谋生的手段;解放战争时期,富贵在战斗的间隙给解放军唱皮影戏,鼓舞GM斗志。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富贵自豪地夸耀:我给解放军唱过戏,他们听了我的戏,一天能攻俩山头,两天能攻四个山头。“皮影戏成了他干过GM的有利证据;大跃进“。大食堂。大炼钢铁时,唱皮影戏,促进生产,皮影戏成了文化贫瘠年代小镇上不可多得的文化娱乐和艺术享受;文革“时,破四旧,皮影戏的厄运不可避免。当富贵对凤霞大声说:留不住了,烧!“在皮影戏被烧掉的一瞬间,带给人的是一种无言的伤痛。结尾时,盛皮影戏的空箱子成了小鸡的安乐窝。总之,从最初的娱乐工具到落魄时的生存工具再到干GM的本钱以及特定年代的无声毁灭,皮影戏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富贵一家命途的多舛。皮影戏意象的出现,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加符合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同时,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皮影戏作为傀儡戏的最大特点是由人随意操纵的,这与富贵无法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形成辉映。是时代。政治还是看不见的命运的大手将富贵玩于股掌之中?引人深思。三。风格:从悲凉到温暖

小说活着是一部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首先来自小说中主人公故事的悲剧性:父母相继死去,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了,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死在了医院里,妻子家珍贫病而死,女婿万二喜死在了工地上,连惟一的希望――活泼可爱的外孙苦根也生病时吃豆子撑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比亲人的离世更让人伤心的了。在小说结尾,当年迈的富贵与老牛相伴,唱着悠远的歌声,那份浓得化不开的苍凉还是让人潸然泪下。其次,这种悲凉来自主人公自传式的叙述风格。小说中的年轻人――民间采风者,只是故事的叙述者,故事的主体是主人公富贵对往事的回忆。在富贵平静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他的亲人相继离他而去,小说中不只一次写了亲人离世时带给富贵身心的重创,如儿子有庆死后: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再如凤霞死后: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这种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身世时的哀伤富有感染力,也增强了小说的悲凉风格。

和小说相比,电影活着要温馨得多。首先,影片活着减少了死亡人数。影片中只有有庆和凤霞死了,这就避免了小说中过于残酷的结局和太多的戏剧性和偶然性。在结尾,富贵。家珍。万二喜和馒头,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当富贵把小鸡放进皮影箱里,对外孙馒头说:鸡长大了会变成鹅,鹅长大了会变成羊,羊长大了会变成牛,牛长大了,日子就越过越好了!“这昭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希望,正如影片中富贵所说:要好好活着!“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这一结尾,改变了原作中苍凉感伤的结局,使影片带有温馨的色彩。其次,影片在细节设计上富有匠心,也冲淡了影片的悲凉色彩。如:

1。烈日当头,龙二被押赴刑场,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传来:打倒地主恶霸!毛主席万岁!“打死龙二的五枪,仿佛打在富贵的脊背上,富贵吓得尿湿了裤子。葛优的精彩表演,使观众笑声如潮。

2。大炼钢铁时,富贵唱皮影戏促进生产。正当富贵唱得来劲。群众听得开心时,儿子有庆搞恶作剧,将一碗加了醋的辣子汤端给富贵喝,辣得不行的富贵将辣子汤喷在了皮影的幕布上,看戏的群众哈哈大笑,富贵在欢快的胡琴声中追赶儿子,影片中洋溢着轻松欢乐的氛围。

3。文革“时,牛镇长给凤霞介绍对象,说对方在城里当工人,响当当的工人阶级“,就是腿有点瘸,家珍问:瘸得厉害不厉害?“牛镇长说:不厉害,不厉害,急了也能跑。“

4。凤霞和万二喜结婚时,背景是放着光芒。面带笑容的巨大的毛主席像,前景是扬帆远航的大轮船,万二喜和凤霞向毛主席鞠躬,万二喜虔诚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

5。凤霞怀孕后,和万二喜一起回娘家报喜,一家人非常高兴。家珍嘱咐二喜抽空多在家陪陪凤霞:我怀凤霞的时候,你爹成天不着家。“二喜好奇地问:爹那时候挺忙的?“富贵尴尬地笑笑:爹没出息……“观众回想起影片开始时富贵在赌场赌博的情景,不禁会心一笑。

6。凤霞临产时,万二喜从牛棚拉来医学权威王斌,万二喜这样解释:就是这个王斌,当年在这所医院里,污蔑我们工人阶级的妻子,生理有缺陷,不能生育,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我们把他揪来,就是要用铁的事实来教育他,批判他,让他看看我们工人阶级生孩子,看着我们红色江山后继有人!“

虽然,由于表现方式。艺术手段,特别是艺术家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小说和电影活着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无论文本还是影像,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重温经典,我们仍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活着的欢乐以及死亡的痛苦。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