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成因分析(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成因分析(2)


(一)欣赏异性美、渴求幸福的女性
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在七八岁时就要开始注重“男女有别”的回避规范,“姊妹出适而返,兄弟不同席共坐”就算是兄弟姊妹之间也要把握好来往的分寸。女子的生活空间被限制在狭小的闺房之中,她们的情感世界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十分保守和内敛。即使是夫妻之间,也要严格遵守夫妇之礼。班昭说过:“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璇,易生亵渎夫妇离行。”匡衡认为:“情欲之感不介于容仪,宴昵之私不形于动静。”[4]婚姻的意义也只是在于延续香火。魏晋以来,男女之间的封建道德规范被老庄哲学的自然之风所冲垮。那一时期的文人志士也都提倡以发自内心的自然性情去对待人和事,在男女关系上也不用事事都要受到封建道德规范的束缚。女性率真自然,自由无拘,去大胆欣赏美、追求美!
“容止”一门对异性美的欣赏毫不掩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妇女们对潘岳美的欣赏: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
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容止》7)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也是成语“掷果盈车”的来源。潘岳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颇有才情的文人。“关于潘岳的美,史书称他的容貌俊美、身姿修长,有玉树临风之态、飘逸飒爽之姿。”[5]
书中为了表现潘岳的美,拿对潘岳的“掷果盈车”与对左思的“以瓦石投之,亦满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们对美的追求爱憎分明。在这个时代,妇女们敢于主动欣赏、公开评价男性之美,将陈腐的闺范至于脑后,足以表现出世风之开放,从而也展现出魏晋女性敢于表现人性真实、试图冲出传统礼教束缚,呼吸时代新鲜空气。
女子不仅在闹市围观美男子,也主动去把握美: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
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
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
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
骞,徐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
修墙。使反曰:“其徐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
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惑溺》5)
韩寿外貌俊美,贾充女为之而倾倒,顿时产生爱慕之情并且“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婢女将此事告诉韩寿之后,韩寿也被贾充女的光丽和痴情所打动,“寿闻之心动”于是便“逾墙而入”与贾女私会。贾充得知此消息以后,便把女儿嫁与韩寿为妻。这则故事中,贾女大胆主动追求爱情、表达对理想婚姻的渴求,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自由。这在封建礼教道德规范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个时期爱情与婚姻观念的达观也是可喜的。大胆追求自己心仪的对象“先时而婚,任情而动”受到文学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也是对封建纲常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极大挑战。
结婚之后,如果丈夫不幸去世,妻子可以改嫁。他们的父母会主动帮助她们改嫁他人、亲朋好友也会给予理解和支持。诸葛道明的女儿之夫死后,庾亮在回复诸葛道明的信中说道:“贤女尚少,故其宜也。”(《伤逝》8)当时妇女的再婚也是很正常的事。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