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郎心如铁的得失分析【3745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电影郎心如铁的得失分析【3745字】

电影郎心如铁的得失分析

20世纪1951年美国拍摄的电影郎心如铁,由伊丽莎白?泰勒与蒙哥马利?克利担任男女主演,刚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收获了不菲的票房收入,1952年获得多项电影奖,如一举囊括了1952年第2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和最佳论文网音乐六项大奖,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三项提名;1952年第九届金球奖最佳电影奖。无论从商业回报看,还是艺术角度看,这部影片都堪称好莱坞经典。如果与原著小说相比较,则除了成功的商业改编与电影艺术的完美再现外,它也显现了一些失败的地方。

一。郎心如铁对小说美国的悲剧的成功超越

(一)情节更紧凑

小说美国的悲剧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最为重要的作品,发表于1925年,小说共分三卷,写了主人公克莱德短暂的一生。主人公克莱德本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穷牧师家庭。为了追求幸福,克莱德14岁时离家独自闯荡世界。贪慕虚荣的他为了追求女孩,置处于弃妇状态急需救助的亲姐姐于不顾,最终因同伴开车碾死小孩,不得不亡命异乡。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酒店作服务员的克莱德遇到了巨富伯父。凭着聪明机灵,克莱德在伯父的工厂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并且吸引了一个美丽女工罗伯达,为了寂寞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与罗伯达热恋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富家女桑德拉为了激起富家公子对她的爱情,故意勾引克莱德,不明就里的克莱德深深陷入美女与金钱的美梦中,狠心把已经怀孕的女友害死。最终因事情败露,美女与金钱全都离他而去,虽然家人为他四处奔走,期望轻判,但他还是因故意杀人罪而被送上电椅处以死刑。

电影郎心如铁则仅选取了小说的后两部分,从主人公来到了伯父的工厂开始叙述。电影描述乡下穷孩子乔治到城市来投靠叔叔,并与一名女工人秘密相恋。后来他又认识了美丽大方的千金小姐桑德拉,感情一日千里,正当他面临三角恋爱不知如何解决时,惊闻女工罗伯达怀孕。乔治决定以溺水方式谋害她,但要下手时又感良心不安。然而此时真的发生翻船意外,罗伯达果然死了,乔治面临控诉,丑闻因而传开,他最终因谋杀罪被判处死刑,而美女桑德拉也因此而伤心欲绝,几度晕死。

小说美国的悲剧与电影郎心如铁相比较,显得内容冗长,情节发展缓慢,且作家介入其中发表的议论过多,尤其是第三部分关于克莱德的刑事侦查与审判,更是占了整部小说几乎一半的篇幅,这些无疑都使小说情节的紧凑性与趣味性大打折扣。而电影郎心如铁直接从小说的高潮处切入,以一场三角恋拉开序幕。克莱德罪行暴露后,又省去了冗长的司法侦办过程,整个故事情节紧凑,一气呵成。

(二)爱情更纯洁

小说美国的悲剧里,克莱德的两次爱情都与爱情无关,而与现实有关。克莱德与女工的爱情是排除寂寞与解决生理需求的权宜之计,他从来不曾规划过与女工的未来家庭生活,也就是说,他的这次恋爱并不以结婚为目的。后来与富家女安琪拉的恋爱,则更是充满了借婚姻改变人生的现实计划。与克莱德的爱情观相同的是,富家女对克莱德毫无爱情可言,他只是她炫耀魅力。激起男性爱欲的工具,一旦克莱德因她犯罪并锒铛入狱,她则绝情地与家人出国旅行,以避免舆论的牵扯与谴责。

电影为了突出克莱德与安琪拉的爱情之纯真凄美,首先非常明显地丑化了女工,使女工像克莱德一个偶然犯下但却再也甩不掉的错误,从而极大地获得了观众对克莱德的同情。而小说中那个风骚淫荡的富家女在电影里也一变而为清纯可人的美少女,她对爱情极为忠贞,愿意为了爱人而抛却富贵生活。在克莱德案发后,她陷入了极度绝望之中,几度晕死,并在探监时对克莱德发誓,永远爱他。

为了商业价值,电影显然故意忽略了小说中深刻的批判力量,把一出穷孩子的美梦破裂的人性悲剧表现为一个永恒凄美的美女爱才子的爱情悲剧。

二。与小说美国的悲剧相比,

郎心如铁缺乏批判力度与小说美国的悲剧相比,电影郎心如铁的缺憾主要表现在社会批判力量的削弱。小说美国的悲剧本是一部极具批判意识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既细致描绘了克莱德的堕落过程,更深刻地剖析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作家认为,正是金元帝国和美国生活方式腐蚀毁灭了千千万万的美国青年,克莱德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和牺牲品。克莱德的悲剧不仅是美国青年的悲剧,同时也是腐朽的美国社会本身的悲剧,所以作者称之为美国的悲剧“。德莱塞曾说:我长期沉思默想着这个故事,因为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不仅涉及我们国家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政治。社会。宗教。商业。性的问题等,而且是美国每个城镇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1]前言4-5对美国社会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宗教的批判,二是对金钱的批判,三是对民主政治的批判。而电影里,这三方面的批判都明显地削弱了,有的甚至转化为反面,成了对美国社会的赞美了。下面详细分析一下电影郎心如铁在社会批判方面的失败:

(一)缺失了对宗教批判的尖锐和深刻。

小说里,主人公克莱德的母亲以宗教信仰的名义来挣一家人的面包。她常带着孩子上街宣传上帝的旨意,高唱赞美诗,以获得观众的慈善施舍,事实上就是上街乞讨。几个小孩在街上面对陌生人唱诗乞讨,心中充满了屈辱,而围观者却不把他们当回事,不是投以白眼,便是讽刺挖苦,向他们施舍钱币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一次次受到伤害,孩子们稍一长大,就想方设法离开家庭,以离开家庭带来的屈辱感。因此,在克莱德眼里,宗教是虚伪的说教,他蔑视宗教,始终认为他父母所从事的宗教工作,是最不体面。最穷酸的工作,父母所干的行业是别人家看不起的,太寒碜,太卑微了。“[1]10他一家人也并没有因为崇拜耶稣而得到幸福,相反却弄得衣食不保。家破人亡的可悲结局。在电影里,对宗教的批判几乎看不见,当克莱德东窗事发后,他母亲非常坚强地以宗教信仰支持着自己,并鼓励儿子勇敢地为自己的罪恶接受惩罚,特别是他临刑前,他的临终忏悔牧师的一席话,更是让观众感觉到,即使从世俗的角度看,克莱德没有故意实施犯罪,但从宗教的角度看,他的灵魂依然犯了死罪,这让观众极为震撼,感觉宗教的正义严肃而庄重,是人无法对自己罪行心存侥幸的最高审判。

(二)缺失了对金钱社会的尖锐批判

小说美国的悲剧中,借克莱德短暂的一生,非常尖锐地批判了美国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腐朽本质,正如传记作家麦提逊说:美国的悲剧揭示了美国社会金钱价值无法抗拒的诱惑,这种金钱的诱惑与威逼最终把克莱德如困兽一般迫入了人生的死角[2]。克莱德一家人因为缺少必要的金钱维持正当体面的生活,只能做宗教乞丐“;而克莱德最终萌发犯罪意识,也是因为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即作者德莱塞所批判的美国梦“引诱他走上了一条对金钱的绝对崇拜之路。小说中,富家小姐桑德拉凭借家中有钱,随意地玩弄他人的感情,把克莱德当作自己卖弄风情的工具。

但是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富家小姐桑德拉为情所动,宁愿为了爱情而抛弃自己的富贵生活,即使克莱德因罪入狱,她也不离不弃,完全没有金钱社会里的市侩气,反而展现了一种蔑视金钱的可贵勇气。此外,桑德拉的父亲面对克莱德,也展现了一位成功长者对青年才俊的爱惜之情。他勉励克莱德,不要为自己贫贱的出身感到羞愧,只要努力,任何出生背景的人都能够成功。电影的煽情效果极好,让观众不仅对桑德拉的痛苦一掬同情之泪,也对克莱德的人生际遇叹惋不已,这完全把作家德莱塞批判社会的本意改写了,使之成为一首难得的爱情之悲歌。

(三)缺失了对民主政治的深刻批判。

作品通过对克莱特全部审判过程的描写,深刻揭示出美国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黑暗与腐败。克莱特案发受审期间,正值美国两党竞选法官,共和党与民主党全力利用这一案件捞取政治资本。共和党的候选人梅逊检察官通过自己控制的法院对克莱特严厉审判,以显示其公正“,甚至不惜制造假证,组织127人出庭作证来证明克莱特罪大恶极,骗取选民的信任。民主党则通过克莱特的辩护律师竭力为他辩护,不惜歪曲事实甚至鼓动克莱特在法庭上发假誓。撒谎抵赖。拒不认罪,以证明共和党的审判是不公正的,然后取而代之。案件的审判表面上手续完备,十分民主,但实质上却不过是争权夺利的阴谋和骗人把戏。通过这场审判,美国民主政治。公平法律的丑恶本质暴露无遗。如果说克莱德是有罪的,则他的律师。检察官以及陪审团人员并非清白,[3]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受金钱至上文化影响的社会,政治上的腐败又为人人都是罪犯提供了一个基础。

而电影里对这场堪称世纪之缩影的声势浩大的审判,则刻意淡化了小说中的批判意识,小说中检察官的徇私枉法与律师的沆瀣一气几乎在电影里不见了踪影,观众只能看到检察官代表着正义的雷霆之震怒,却看不到他阴暗的私心。

三。结语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刚刚成功结束二战。成功地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全国上下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的社会情绪,人们普遍相信美国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相信个人的奋斗足以改变人生,二战造成的巨大伤害反过来让人们意识到真情之可贵。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中,电影郎心如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郎心如铁也暴露了一些深刻的缺失。与小说美国的悲剧相比,电影郎心如铁缺乏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披露与剖析,缺乏对主人公人生悲剧之社会根源的追溯。正是社会的种种缺陷:宗教虚伪。金钱至上。政治腐朽,造成了千千万万个克莱德的悲剧人生。

电影郎心如铁的得失分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