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视阈下电影的传播策略【3476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论跨文化视阈下电影的传播策略【3476字】

论跨文化视阈下电影的传播策略

华语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起到了推动与示范效应,它的艺术美征服了海外观众,反映的文化价值观赢得了理解与共鸣。中国电影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继卧虎藏龙之后,大陆影片英雄无极夜宴等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得到海外观众喜爱,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消费论文网需求。由于中外文化和审美认知习惯不同,面对喜欢创新和艺术多样性的西方观众,如何让中国电影跨越文化障碍,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外市场,得到他们的持久喜爱,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提高电影跨文化传播能力乃当务之急,为此我们需要探讨电影的题材。生产方式以及传播策略。中国电影能否受海外观众喜爱,大概取决于电影类型。文化主题。艺术风格。传播策略等几个因素。好莱坞电影风靡世界,约占全球电影市场份额的70百分号,研究好莱坞影片的题材选择。主题表达以及制作特点与营销模式,或许对中国电影进军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好莱坞电影模式分析

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是表现爱。生存与死亡,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人和社会对爱。生存与死亡的态度,惩恶扬善。纵观好莱坞电影,虽非全部精品,但它们往往集观赏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不论什么样的题材和艺术风格,其电影饱含人文情怀,多样化的电影类型反映的主题是爱。正义。人性。具体来讲,好莱坞电影有三个特点。

(一)借用题材阐述美国价值观

美国建国历史不长,文化资源相对有限,电影文化的发展使之文化题材数量不断减少。

为使题材多样化,以适应国内多民族观众的文化背景与需求,同时也为美国电影进入国外市场营造文化共鸣和亲近感,好莱坞一直借用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题材,或者移植别国的地理文化场景,制造出好莱坞风格的电影。这些电影挖掘人性中超越文化。民族和政治的人类共有的心理需求:亲情,爱情,自由平等,自我价值实现等要素,注入借用的他者文化素材中,演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

(二)创新至上

创新是美国文化的基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讲求自立和创新,崇尚变化和差异。“美国文化的创新传统加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其电影富于想象,鄙视模仿与跟风,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格。在美国和欧洲,人们普遍认为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创造力。“美国电影的创新与多样性反映在题材创新。类型创新。情节设计创新。制作技术创新,不落窠臼。从题材上看,好莱坞电影百花齐放,地域上有国内外的;时间上有历史。现代。未来的;空间上有陆地。海洋。太空。地下的;人物上有科学家。艺术家。流浪汉。匪徒。儿童。动物等。从类型上看,有创业。爱情。励志。传记。伦理。武侠。战争。灾难。探险。侦探。科幻等。风格上有严肃哲思的,又有诙谐抒情的,悲喜传奇荒诞多种多样。同是科幻题材,既有关于太空。魔幻。机器人。高级武器的,又有关于病毒。基因变异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观众的欣赏口味在变,编剧导演的艺术追求也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三)成熟的产业化模式

美国电影产业是大工业化生产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市场化程度高,电影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电影衍生产品发达。生产发行和放映的利益协调处理,编剧导演演员的利益合理协商。影片广告宣传力度大,市场竞争有序。斯皮尔伯格说,支持美国电影征战天下的是其先进的产业理念。雄厚的资本。强大的媒体影响力,特别是其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总之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的不断创新。它的娱乐性。它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和电影体制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美国电影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

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讨

由于文化差异会导致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损失,或说折扣,编剧和导演在电影制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传播知识,适当考虑不同文化的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审美认知等因素,采取顺应目标观众的策略,适当变通电影的主题表达和故事的叙述方式,以得到海外观众的理解与认同,达到意义上的共享。电影尤其需要以多样化的题材,诠释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且让它能够融合中西文化,得到海外观众的理解与认同,有利于扩大电影与文化的传播。此处的顺应“指适应“学习借鉴“之意。为了让西方观众持久喜爱中国电影和文化,扩大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效度,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具体来说,就是精心选择文化视角,艺术上以国际化方式表达,顺应海外受众的审美认知习惯,在故事。表演。拍摄手法方面不断创新,同时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平台,帮助电影海外传播。

(一)审美认知顺应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受众的接受能力取决于他们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也就是说,电影选择的题材与所表现的主题以及拍摄策略需要考虑受众的欣赏水平和期待视野。一般来说,受众倾向于喜欢与自身审美期待一致。自然人性单纯直观。沉淀了自身情感体验。易于诱发和满足自然人性和欲望“的艺术。因为东西方思维方式与审美认知有别,电影需要创作亲近性版本,选择受众容易接受的审美心理模式来表达和拍摄,获得认同和共鸣。2012在中国放映时,美国人把影片中长城倒塌的一幕删掉了,他们考虑了我们的接受心理。从西方审美习惯来看,电影叙事注重情感铺垫,矛盾冲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以人性打动观众。如果是科幻片,故事可以根据少量事实,尽情发挥想象;但如果是历史片,就尽量尊重史实,不戏说,不穿越,西方人不喜欢玩弄“历史。否则,他们会看不懂电影,或者会遭到误导,对中华文化产生疑问。另外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习惯不被认同,如公共场所缺少秩序,公德心不够,山寨模仿成风,铺张浪费严重,等等,电影应当尽量回避表现这些现象,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中的损失。(二)艺术创新

西方文化极其推崇创新,鄙视模仿与雷同。电影要想在海外持久传播,就要时刻注重创新。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化生存的根本。电影自诞生之日,就与科技创新与思维创新关系密切,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科技应用的领域。此外,电影还时刻追求着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拍摄手法等方面的独特与创新。创新意味着差异,需要艺术的积淀,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虽然票房是电影商业的重要方面,但那是辛勤耕耘精心创作的结果。

电影在类型上有一定的基本模式,但在题材选取。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拍摄手法。音乐创作方面最需要创新,稍不注意就会落入窠臼,或者显得平庸,而任何方面的雷同。重复。粗制滥造都是艺术产品的忌讳。目前来看,中国电影最需要题材创新,我们拍摄历史题材似乎可以驾轻就熟,但是中国有影响的电影需要摆脱局限于历史题材现象,我们需要更多反映当代文化和大众生活与情感的现实影片。像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现实片或许更能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心路历程,反映当代文化。我们可以多反映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婚姻家庭关系。人际伦理道德。社会治安问题。妇女儿童问题。老人问题。青年问题等这也是国外观众普遍关心的题材。

除题材创新外,电影还应该在叙事方面创新。电影是叙事艺术,打动人心靠故事。故事的场景。人物。情节是否独特,矛盾冲突有无生活基础,故事的艺术风格能否百花齐放,尤其需要考虑能否反映人性光辉或人性弱点,反映中华文化独特精神,让外国观众产生共鸣,这些都需要编剧与导演的匠心与创新。编剧和导演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故事的创新程度或许就是电影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三)营销平台搭建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电影也需要营销,中国电影需要营销策略。除大家熟知的参加国际电影节。影片交流和邀请外方参与合作外,还可以依靠港澳台。海外华人和国外汉学家这些中介平台,与国外机构合作,把中国电影推向海外。海外华人和汉学家精通中外文化,对翻译推介中华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港澳台拥有较好的对外文化传播平台,外语影视翻译实践经验较多。此外,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注意遵守国际惯例,获得对方尊重,易于达成合作意愿。艺术工作者想法策划不俗的电影衍生品,增加收益,也可扩大电影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数量与我们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地位不很相称,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电影做好对外传播,对提升的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意义深远。本文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探讨了它们的特色与模式,同时分析了电影的特点与不足。在跨文化传播中电影应精选文化视角,不断创新,适当采取一定的传播策略。只要电影工作者不断努力,勇于探索,乐于创新,就会创作出深受海外观众喜爱的电影精品,从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文化的软实力。

论跨文化视阈下电影的传播策略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