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手机的影视消费及其叙事策略※【6612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娱乐手机的影视消费及其叙事策略※【6612字】

摘要在快感蒸腾的大众文化语境中,手机的视听博弈正赫然凸显,并以它的展示价值“备受影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边青睐。在影像消费层面,当下影视作品很注重在风格与立意方面发掘契合自身的手机文化与手机影像;在伦理判断方面,影视文化中的手机叙事不仅宣泄了大众的物质欲求与工具理性,而且拷问了媒介手机自身的伦理论文网困境;在技术想象方面,随着手机及时交互。无限兼容等多媒体功能的研发,影视媒介中的手机想象呈现出向魔幻。灵异拓展的新视像,这为影视手机的时尚炫美再添声色。

[关键字手机;影像消费;媒介伦理;技术想象。

新媒体时代的手机多媒体“,正给当下中国带来无比深远的社会文化后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手机用户已达6·4亿,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增长到7·38亿。[1]同时,新世纪令人炫目的高科技革新,使手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愈趋广泛。当下,以手机短信文化。手机游戏文化。手机音乐文化。手机影视文化。手机商业文化。手机生活文化等形式构筑的手机文化“,正在信息消费社会中成为身份。地位乃至时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文化符号表征“[2]。随着通信网络。媒介技术的日益完善,智能手机这一集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功能于一身的万能终端“,必将全面渗入到个人消费。娱乐和工作等领域,成为当代技术文化。审美文化中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媒介新宠。

一。影像消费。

正是在这种媒介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互相融合的多元语境下,各种流行媒介在当代影视审美文化中炮制了一道亮丽的媒介景观。电视。网络。手机。人肉引擎。电子邮件。MSN。ICQ。OICQ等就是时下如火如荼地繁复大众影视消费的重要媒介元素。在这种时尚诱人。快感蒸腾的媒介图景中,手机的视听博弈正赫然凸显,它不仅为当今影视市场开辟了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巨大的产业文化空间,而且给当代影视审美文化带来了无限生机,并以其展示价值“(本雅明语)备受影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边青睐。

整体上看,在(包括两岸三地),手机跻身影像消费勃兴自冯氏贺岁片,并以植入式手机“(广告嵌入)与道具手机“(构织叙事)的方式迅速漫卷偶像剧。惊悚片。反特剧。警匪片。科幻片等诸多影视类型。

首先,当下影视文化中日趋隐秘和柔性的植入式手机广告已悄然渗透着影像消费内容。从天下无贼命运呼叫转移第601个电话到爱情左右非诚勿扰,这种植入式广告已开始兼具商业与艺术的双重品格,并在强化故事主人公个性。气质与形象表达等方面,彰示出独有的影像诉求与视觉图景。毋庸讳言,早期试水“之作中频频出现的手机特写,或搬出机海战术“(让一排手机集体亮相)等低端策略,往往因自身的浅表性与暴露性而损伤电影诚意,招致审美反感“。但随着植入方式的成熟与媒介自身品质的不断提升,时下的手机广告已日趋圆活流美,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成为建构受众日常经验或理想情境的一部分。爱情左右

植入的联想S900新款手机就做到了与整个叙事的无缝链接,有机贯穿。它一方面与单身美女主持的小资“人格互为注解,另一方面也对剧中人物的生活时尚。社会身份与人格心理起到特定的信息提示作用。比如聂冰与大律师决裂,二人打开联想手机屏刺激对方(实则进行品牌宣传)的桥段即包蕴着上述多重文化意味。

其次,就提升影像品位而论,真正以主导姿态出现,且成为剧情发展动力与有机构成的则是道具手机“,这种手机叙事成为手机爱情呼叫转移第19层空间来电奇缘落地,请开手机魔幻手机保持通话等影视剧聚拢人气的一大亮点。就时下的偶像剧而言,倘要引领时尚,就必须不断再造时尚与流行符号。台剧来电奇缘的雷人之处就在于它在时尚都市。亮丽青春。唯美爱情和帅男靓女“[3]等浪漫招数之外加入了手机这一时尚元素,使本来老套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首先,由手机缔结俊男美女天南海北的一世情缘,满足了媒介语境下受众向新媒体(网络。手机等)寻找白日梦“的都市情感体验。其次,借由手机来电“在戏里戏外的潜在扩展,影片张力十足。悬念迭出。梦“秀场(男女主人公晚间化名通话)中的Tiffany与Steven青春共鸣。心心相印,而现实秀场中的丁晓彤与高峰则主仆分明。互不相让,此种巧妙处理既给人物性格魅力的发挥提供了拓张空间,也为年轻人提供了观照现实。反思自身的镜像媒介。而在反特剧落地,请开手机。港片保持通话等影视剧中,道具手机“的出镜也堪称精彩。在落地,请开手机中,间谍手机“成为跻身罪恶。悬疑。情感。英雄主义等反特剧类型元素的又一看点,它不仅极大地规约着剧情编排与情感演绎的方式,也为新时期的反特任务增添了特有的流行元素。改编自美国动作片一线声机的保持通话,同样将手机作为基本的叙事编码,意外接到求救电话的公司职员阿邦,为了解救一位单亲妈妈和她的女儿,在往来于城市上空的信号交递中,在驾车飞驰与保持通话的速度与激情中上演了一幕幕紧张惊险的连环追踪……此外,手机第601个电话命运呼叫转移爱情呼叫转移等影视剧也都很注重时尚手机的影像构形,积极发掘契合题材自身的手机文化,其中一些作品在风格与立意方面甚至不满足于道具手机“的角色功能,而是将手机审美进行了再定位与再审视。

二。媒介伦理。

中国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文艺的传统功能注重的是伦理叙事。“[4]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视生产的精神导向与消费母题,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在大众文化文本接受过程中……一个文本能够成为大众文化文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和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即能够让读者从中解读出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来。这种相关性是大众文化文本获得受众认可的前提。“[5]

所以,在切近中国核心居民的趣味与心态上,英雄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奇观化“电影虽票房过亿,却不如甲方乙方手机爱情呼叫转移非诚勿扰等生活伦理片更有口碑。因而在当代商业文化语境中,影视作品中的手机叙事作为商业运作。广聚人气的战略手段,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很强的社会伦理色彩。

正是在适应大众欣赏取向的基础上,当下影视中的手机叙事在如下两个方面获得艺术图解:一是以手机媒介透射大众的物质欲求与伦理异化;二是对手机的介质特性施行伦理拷问。

从第一个方面看,影像消费语境下的手机叙事因为要走综合艺术与娱乐的大众化道路,追求文本接受的文化按摩“功效,尽管会触及当代转型的异化与阵痛,却无意对之做出严格的文化拷问与伦理检示。因而,影视中的手机话语在发轫伊始就呈现出并不纯然的道德理性与批判色彩。比如,贺岁片命运呼叫转移(山区篇)。

为了保证票房。迎合受众,山区篇不仅擦除了底层经验中固有的苦难感。异化感,弱化了现实指涉,更将手机所负载的平民欲望强调至无以复加的地步,炮制出关于手机工具理性的当代神话。所以,我们看到山区篇乐观化了手机呼叫,老实厚道的山村青年三儿利用家传古董__陶瓷尿壶换来的手机,既为自己挣得了财富和地位,又为自己赢得了爱情和女人。不过,这种对手机白日梦“式的无限认同,宛如泼尽了水的空碗“(丹尼尔·贝尔语),只能让人感到意义之难以承受之轻。相比之下,在处理消费与艺术的紧张关系方面,贺岁喜剧爱情呼叫转移

显然略胜一筹。它以神奇的艳遇手机“为由头,在恶搞与变形的后现代狂欢化叙事中,演绎了男版灰姑娘徐朗的12段奇幻的浪漫邂逅,出示了都市婚姻生活中致命的平淡和到处充斥的爱无能“都市病,较好地调和了文本关于娱乐与痛感(深度)的紧张关系,搞笑而不肤浅。正如有研究者所分析的,电影运用了其特有的视听语言,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境遇提炼。抽象出来,经过夸张。异化后表现出来,克服了区域和文化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将那些貌似现实,又不同程度超越现实的部分变得合理,传递给观众的是另一番影像天地,成就了世俗神话般的梦幻天堂。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一只小小的手机就能在瞬间将许多你原本不认识,或意想不到的人们集合起来,这是科技的力量,更是电影的魅力。“[6]

从第二方面看,对手机的介质特性进行技术价值追问,构成当前手机影视题材的另一个内容重心,手机与魔幻手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文本。虽然的影视剧在该题材领域没有提出像泰国的骇人手机那样尖锐到恐怖的手机自拍(偷拍)话题(手机维修师趁维修之便,将高中女学生手机内的视频自拍上传到色情网站,造成一系列血腥。恐怖的社会骚动,从中植入对社会。科技及人性等的多元省思),却也呈现出自身独有的反思向度与艺术异彩。有人评价电影手机是中国第一部,也许也是迄今惟一一部以手机使用为主题的影片,它栩栩如生地反映了手机使用与社会道德和价值变迁之间的联系以及日益精巧的技术与日渐下滑的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7]可以说,手机架构的都市言情故事并不新鲜,但文本从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建构着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以及价值观“[8]的视角来审视技术异化。文明衰退的现象,却独出机杼。别具匠心。剧中这一文化诉求是借助生活伦理话题完成的。透过手机隐私“与露私“的技术矛盾,文本在技术语境下重构并批判了现代人的精神空白与人性迷失。严守一与白领丽人武月利用手机空间建构“情人关系。但技术逻辑也使二人关系最终败露。当费墨的告密“

电话以及武月让睡觉的时候,别脱内衣“的短信赫然裸现在于文娟面前时,一切狡辩都不攻自破。訇然瓦解。显然,这里隐喻的是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双刃剑之本质“[9]__人类可以向技术索要自由“,但这种自由又无时无处不受技术的控化!

如果说电影手机重在透视社会隐性层面,并在手机隐私“/露私“的技术悖论中将个人隐私保护。爱情保鲜。手机价值取向等话题推到前台,以此反思手机媒介的技术理性,带有技术悲观主义色彩的话,那么电视剧魔幻手机则带有较浓的第三世界“国家阐释科技内涵的实用思维,呈现出鲜明的技术乐观主义倾向。高物质并不必然伴随着高人文。2060年的科学家为手机傻妞“

追加的维护社会秩序。测谎。无限追踪等功能就隐喻了未来高技术。高物质年代仍残存的文明漏洞以及人们想用科技改良社会生态的心灵祈盼。正像主人公陆小千与退休后拾破烂的老教授的对白,陆小千说:未来的手机,可能功能会更多。“老教授感慨道:这功能更多,这责任可就更大呀!“显然,社会生态话语的植入让我们看到了后发展国家“对未来手机的美好想象与技术憧憬,也看到了当下以道德标准规范技术发展的伦理诉求。

三。技术想象。

近10年以来,手机迅速完成了向国产3G手机的自我跃迁。第五媒体“的快速滚动与急剧内爆“正引领海量媒介奔涌向前。正如机器人。网络。遥控器等科技产品曾催生出西方关于终结者“黑客帝国“。神奇遥控器等一系列光怪陆离的艺术想象,手机的科技魅力也在显著地影响着艺术的出场“方式与审美内涵。随着手机及时交互。无限兼容等多媒体功能的研发,影视媒介中的手机想象呈现出向魔幻。灵异拓展的新视像,这成为吸引观众的又一法宝。

首先,从爱情呼叫转移中的艳遇手机“到魔幻手机中的手机真人秀,国产影视中的手机构形呈现出一股强劲的魔幻意向。2007年上映的贺岁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的艳遇手机“作为影片叙事的超现实元素,开中国影视魔幻手机叙事的先河。但在爱情呼叫转移中,艳遇手机“还只是一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具,它虽然勾兑了一个光头男人与12个性感女人之间的爱情麻辣烫,对剧情乃至影片风格具有举足轻重的规训意义,但自身的魔幻内涵还很单薄,真正能凸显影像消费时代受众的观影期待与情感诉求的则是2008年出现的42集大型现代科幻喜剧魔幻手机,它不仅将魔幻手机“的魔幻视像一举推向前台,而且在技术想象与人文想象两个方面大放异彩,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影视魔幻之路。

从技术想象上看,作为未来时代出现的一款手机与智能机器人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2060款手机傻妞凭借自身独有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时空穿梭。无线视频。隐身。医疗。飞行。维护社会秩序。清除记忆。功能转移。虚拟世界。历史画面呈现。解读大脑信息等多项高科技噱头,形成火爆抢眼“的艺术看点,在恣意飞扬的手机玄幻中宣泄了市民大众把玩手机的想象快感。然而,真正成就魔幻手机独特高度的却是其建技术平台的人文想象。这首先表现在2060款手机傻妞拥有真人模式的在场“方式。

傻妞身着露脐装的美女扮相。具有喜怒哀乐羞乖酷坏愁傻“选项的表情功能,不仅一举秀“出了手机的时尚面孔,而且这种包装超女而不是打造猛男的艺术思维,也改写了西方超人“谱系惯有的雄性特征。其次,傻妞充任社会安全卫士的生态维度,解构了欧美妖魔化高科技产品的思维定式,为手机魔幻又添活力。最后,精灵化。性格化的诗意图解使傻妞成为内地电视荧屏上首次出现的数字化人物。魔幻手机成功地在三角恋“。拯救地球等生命事件中凸显出傻妞感人至深的性格魅影。

其次,港片第19层空间的出现繁复了时下世界影坛闪亮登场的恐怖手机“意象,为全球的恐怖影视美学提供了东方元素。环视影视寰宇,此前灵异手机的代表作有日本的鬼来电“系列。泰国的十三骇人游戏。法国的神奇手机等。鬼来电的主因素“是厉鬼来电,剧中的每个死者都曾在死前3天接到过惊悚离奇的死亡电话,语音中传来自己死前的说话及凄厉惨叫,而来电的人竟是死者自己!正是这一恐怖悬疑要素的糅进,极大地暴涨了影片的恶灵原型与叙事格局,使之成为横扫日本票房。冲击世界恐怖影坛的卓异之作。法国的神奇手机

出示了一款能自动拨号。控化人的意志,兼具无线视频。自动运算。映现幻象。群拨电话等附属功能的恶魔手机。

它首先为剧中高中男孩赢得了漂亮女生的芳心,之后对侮辱。伤害主人的人们疯狂复仇。当邪恶意志发展到最后,恶魔手机竟连自己的主人(包括男孩的女友)也不放过……十三骇人游戏则通过一场神秘。竞争激烈的游戏,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诱引参赛者完成13个任务,逐步挑战人类各方面的精神极限,最后难度加大到考验参赛者是否还有人性!

第19层空间虽与十三骇人游戏颇有形式上的异曲同工之妙,但二者的主题与惊悚效果却迥然不同。第19层空间巧妙地将手机短信游戏的娱乐魔力加以阴森化,让剧中人在闯关诱惑与恶性悬念的双重梦魇中不能自已。愈陷愈深。每一个玩游戏的女生在遭遇神秘短信(你知道地狱的第19层是什么吗?“)后,都在不同的游戏阶段离奇死亡,学生春雨为了找出同室密友的死因,毅然闯入了这一幽秘而诡异的时空……当然,第十九层地狱“的谜底和寓意在最后终于彻底敞开,女孩们被坏人催眠“的结论瞬间松弛了观众一直紧绷的视觉神经,恐怖感就此回落,这也使整部影片隐约透出港式喜剧恐怖片(倩女幽魂“系列。林正英的僵尸系列“等)的某种余韵。所以,同样是制造恐怖,第19层空间阴靡的美感中氤氲着理性与和解,而鬼来电十三骇人游戏神奇手机等恐怖片在情节推演中则极尽惊骇神秘之能事,追求一种心理上。视像上的高强度的惊吓刺激。

综上所述,技术媒介与现代消费的联袂,使手机的文化表征能力与意义建构功能异军突起。当代影视以敏锐的感受力在时尚。伦理。魔幻。灵异等题材领域凸显创造灵光,极大地加快了自身时尚化。多元化的艺术步伐。在时尚。伦理的维度上,手机话语虽然参与了市场神话与消费图腾的构建,但也一定程度上审思了大众文化背景下手机对日常生活的强势介入以及给当下社会心理造成的强烈震荡。在魔幻。灵异方面,手机想象在新世纪技术语境下横空出世,成就了魔幻手机第19层空间这样既强调娱乐诉求。商业逻辑,而又不乏艺术创造的超现实文本。

特别是上述文本在视觉图景营造方面的大放异彩及其对影视本土化理念的成功探索,无疑有力地实践了手机艺术审美的当下诉求。

[参考文献]

[1]侯欣洁。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内容形态发展态势刍议[J]。新闻传播,2010(07)。

[2]夏光富,袁满。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J]。新闻界,2007(04)。

[3]张燕。浅谈内地青春偶像剧[J]。电影艺术,2004(03)。

[4]于文秀。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5(06)。

[5]董华峰。娱乐的背后__中国电影接受心理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6]张佳佳。爱情呼叫转移__后现代的魔幻爱情[J]。电影文学,2008(09)。

[7]郭镇之,吴玫。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5)。

[8]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9。

[9]于文秀。对贺岁片现象的文化解读__以冯小刚电影为例[J]。文艺研究,2005(05)。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