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4150字】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4150字】

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掳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①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通常指在诗词。书画。戏曲等诸多艺术门类中,创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运用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来抒发主观情绪和生命体验,从而达到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论文网艺术境界。换言之,意境“能超越具象的物体,进入无限的时空,从而对整个人生和世界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体悟。意境的美感,实则就是一种人生感。历史感。“②

电影中意境的营造,妙不可言。陈凯歌的黄土地中对黄土地和黄河水的刻画,既是对陕北地区的写实性的体现,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写意性的整体符号化能指。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中那不断出现的圆舞曲,巧妙运用声音营造了一种忧郁怀旧的氛围。张艺谋的菊豆中那高达万尺。飘泻而下的染布既是空间造型功能的体现,又是对人内心欲望奔腾的表达。电影中意境的营造可谓一个精彩纷呈的讲堂,如何运用东方镜语营造意境,形成影片风格,表达内心诉求,成为本文重点剖析的对象,以下即以影片暖为范例进行解析。

一。意象的运用

所谓意象,就是情。意。象的心理复合构成,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情是情感体验,意是审美意识,象是感性形式。③当电影艺术家们在某种情境下受到审美感受的激发时,便会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生活素材进行联想。提炼和加工,从而达到物与意的相通,情与景的相融。这时,电影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便是这些鲜明的形象化的表象。

电影暖中,我们几乎看不到执手相看泪眼“直教生死相许“这样的字眼,但影片却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淡淡的忧愁,记忆的缺憾。凄美的爱情背后留下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而怀念与忘却的背后却用真情温暖伤痛。这其中浸润着霍建起导演肝胆生命的意象凝聚,也可以说是通过这些意象霍建起导演表达了自己敏感的内心,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冷风残月也好,愁眉泪眼也罢,当我们在体味主人公井河无法面对青春痛楚之时,有必要对电影中摇曳多姿的诸多意象予以梳理。

(一)雨意象

雨“意象初创可溯自诗经:今我来思,雨雪纷纷“以漫天纷飞的雨雪烘托战士出征归来时的悲切心情。这一原型意象产生之后,经过不断融合,变异,繁衍出多姿多彩的单一或复合的雨的意象。在电影暖中雨“意象纤细柔弱,连绵凄迷,以各种方式传达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雨“的意象使影片笼罩上了一股浓烈的哀愁情绪。井河回乡后第一次去暖的家里,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画外音提到遇到一个人,你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就突然改变了,感伤像空气一样包围着你“,这里的雨正证明了井河内心的沉重与伤感,雨映衬着他的内心,仿佛他的内心也在下着一场雨,揭开往事的伤痛如雨滴般簌簌而来。而这开场的雨也给整部影片奠定了阴暗。伤感的情绪基调。同时,由于开场雨“意象的出现,导演巧妙引出了另一个意象――小红伞。院落中打开的小红伞在阴霾的天气下显得格外艳丽,它象征着一种美好,一种希望,井河撑起的伞仿佛在给丫一个承诺,而这个承诺是对遗憾的弥补,这种弥补缺憾的真诚通过下一代人得以实现。无论是井河给丫的小红伞还是丫放入水中的五彩的糖纸,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纯真,或许井河这颗充满忧愁与顾虑的内心只有通过对丫的承诺才能阴霾消散。在回忆的片段中,暖等待着井河的来信,绵延的小雨开始变成瓢泼大雨,哑巴撕掉了井河给暖写来的第三封信,而暖的希望和梦想也随着这封信彻底破灭了。此外,现实中阴雨滴滴的冷色调画面与回忆中晴空万里的彩色画面形成了巨大对比,凸显出井河现实中的顾虑和伤感。在影片的结尾,这场雨终于停歇,一改之前阴雨绵绵的环境,导演意图通过这种处理向观众表达这样一层寓意:过往的纠葛终于雨过天晴,对丫的承诺终于使得井河得到了内心的安慰。同时,骤然停歇的雨也使哑巴让暖随井河走这一行为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二)色彩的运用――勾勒出一幅水墨画卷

在影片暖中,导演为我们精心构建了犹如水墨画般的画卷。青山绵延,雾气蒙蒙,青灰色的河水,湿漉漉的小桥,白墙黑瓦等空镜头的运用韵味十足。镜语“丝毫不张扬,摄影机的运动不紧不慢,表达人物情绪的镜头节奏从容不迫,片中还有许多蓝青色调油画质感的静物“的特写镜头,一条白色毛巾漂浮在一盆清水中;炉灶上水壶冉冉的蒸汽,一支老旧的青花瓷罐立在一旁,这一切通过迷离朦胧的光线和冷色调的处理,使这种水墨气息缓缓而来,古朴而怀旧。

(三)空间环境的意蕴

青石铺路。小桥流水。浮鱼若悬。狭窄悠长的雨巷。水中的芦苇。金黄的麦垛。高大的秋千架。箩筐中的蚕蛹。成群的鸭子,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景物的描绘,犹如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画,恬静优美,含蓄隽永,传达着纤细感受,在不经意间触动观众内心柔软而充满温情的角落,令观众不由自主地被带入影片所营造的哀而不伤的氛围中。

二。故事情节。物的双重性与叙事节奏

中国的传统意境并不追求情感的一泻千里,境界的一览无余,而是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韵致。④电影暖以井河为叙事主体,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叉蒙太奇手法来展开叙事。其中主要讲述了井河。暖。哑巴的故事,同时又凸显出承诺“这一话题,小武生的承诺。井河的承诺,而当他们的承诺化为泡影时,渴望振翅高飞的暖,倔强而执著的暖,终于在经历两次等待之后选择接受哑巴。这一故事的创作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情感纠葛,没有一咏三叹的人物命运,也正是因为导演刻意弱化戏剧性,弱化人物性格冲突,才使得叙事可以在强化影像表达的同时显得诗情画意。同时,叙事离不开物“的支撑,于是构成了一个人。景。物。事“的叙事。表意系统。俄罗斯电影理论家格尔曼诺瓦说:物向来是构成影片艺术现实的重要成分。它们帮助影片的艺术现实以各种各样的含义,帮助影片所反映的生活瞬间的真实感。具体感和独特感。“⑤换句话说,物在某一层面上是自然物体,但是它完全有可能引起人们内心的精神活动,这也就体现了物在某种情境下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例如,人们看到老房子的坍塌可能会想到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等感受。利用物“的这种双重特性,不仅可以揭示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而且可以营造意境。在影片暖中,秋千就具有特殊的作用。从第一层面来讲,它是这个水乡的组成部分,有利于特殊地域的氛围营造。从第二个层面来讲,秋千架寄托着暖。井河和哑巴的精神情感。首先,暖和井河是从小打秋千长大的,秋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纽带。哑巴则通过秋千想象着暖。哑巴在和井河打完架后一个人来到秋千架旁,他好像看到了暖打秋千的情景,于是忘情地推着秋千。当小武生来到后,井河和哑巴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秋千架旁,这里成为他们寄托相思的地方。在影片中,井河送给暖一个红纱巾,暖让井河给她披在了头上,两人尽情荡着秋千,然而秋千的绳子却被磨断了,纱巾也飘落在地上,这里的秋千和纱巾象征着暖的希望的破灭和暖与井河的爱情的结局。在这里,物“不仅承担着重要的表意功能,同时,飞舞的秋千。飘落的红色纱巾又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此外,影片节奏舒缓,如同缓缓打开的画卷,这种不慌不忙的东方镜语配合着影片的气韵,过往的伤感和诗意的青春,朴素。真切。细微。

三。人物形象的刻画

人物形象的模式化。脸谱化造成的不真实,会削弱电影的意境美。⑥电影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始终饱含一种温暖的真诚的笔触,而这种笔调使得影片情意绵绵。井河在与暖偶遇后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乡,我不敢,我怕见到她,我更怕见不到她“,这句心理独白将井河的忏悔与自责真切表露出来,他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也正因为井河成为影片的主要叙事者,才使电影笼罩在一种伤感的氛围之中,在这种忘却与怀念。忧虑与安慰之中,井河真诚的态度使观众对井河予以了谅解。而暖,一个倔强而执著的女孩,一个想要走出水乡的女孩,即便经历了小武生和井河的两次背叛,仍然勇敢面对生活。在影片开端,井河目送着暖瘸着脚扛着沉甸甸的草垛走向远方。在家中,她对哑巴的粗鲁忍气吞声。在井河的眼里,这样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而在暖的眼里,她已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没有怨恨井河,只是说啥是好,啥是不好“,或许暖的不屈也是支撑观众信念的原因之一。观众在主人公这份真挚的忏悔与宽容的原谅之间对过往慢慢释怀,因为他们足够真诚。在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中,暖生了三个同样是哑巴的男孩,而在霍建起改编的电影暖中,暖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这一处的改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比那种赤裸裸的鞭挞与批判更能温暖我们的内心。哑巴,他曾撕了井河写给暖的信,也对井河的到来表现出不安与不友好的态度,甚至粗鲁地让暖吃糖并向井河炫耀自己的胜利。如果说,暖和井河是以一种美好的形象出现,那么哑巴则是以一种丑陋的形象出现的,然而在影片的结尾哑巴毅然决然地要求井河带暖和丫走。至此,一种直入人心的温暖袭来,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暖流,让我们感愧自己对哑巴的苛刻,让我们在震撼之中体会到希望。理解。感动等温暖的词语。影片暖中的人物,他们或真诚善良,或执著坚强,他们在绝望与逆境中带给我们希望,使得影片形成一种温暖。不屈。诚恳的气韵。

四。结语

诗品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电影就是一个人。事。物。景所构成的体系,象外之象便生意境。影像世界与心灵世界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一种象征关系。对于电影中意境的营造,创作者除了可以通过空镜头的运用。空间环境与光线的造型功能。叙事节奏等手段把握意境的营造之外,还可以通过声音的运用,虚实相间等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电影暖就是东方镜语与意境成功结合的范例,现实的差距已经成为暖和井河不可能逾越的鸿沟,但是那份气韵生动的伤感和诚恳的忏悔却能久久温暖观众的心灵,也许这就是电影暖真正的魅力。

注释:

①樊志厚:人间词乙稿序,载王国维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②叶郎:说意境,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

③赫维:浅谈纳兰性德爱情词中意象及意境的运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报,2008年第3期。

④⑥周月亮。韩骏伟:电影现象学,北京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第169页。

⑤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意境与影像:电影暖解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