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传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毫米波传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云雾对毫米波衰减作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开始一些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的用途是多普勒雷达在气象方面的观测。E. E. Altshuler和R. A. Marr曾经在Boston地区测量了15GHz和35GHz的频率下,有云时的大气衰减衰减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当路径仰角小于8度时,把地球看做平坦的近似不再适用,此时应该用有效地球半径和有效高度来估算衰减。由实验结果得到大气衰减和测量仰角、雷达波频率、地表绝对湿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1954年,Gunn和East提出了计算云衰减系数的公式。 F. Dintelmann and G. Ortgies等报告卫星链路在晴空大气的衰减。研究结果显示在低频段,水蒸气的吸收是最主要的因素。21782
另外,1943年,J. W. Ryde对毫米波在水凝物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探究。由于技术限制,早期的研究将把雨滴近似为球,根据Rayleigh近似或Mie理论得到雨滴的散射特性和毫米波在雨中的衰减值。为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后来,认为雨滴的形状是底部有一凹槽的扁椭球形。雨滴尺寸分布模型主要有M-P负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Weibull分布,不同的分布和雨滴衰减经验公式会得到不同的随频率、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衰减值。雨滴产生的衰减主要是雨滴吸收作用和散射作用两部分。对于吸收部分和云雾吸收作用是一样的,只是水滴分布发生变化。对于反射部分,我们可以利用Mie理论进行研究。论文网
目前,对大气窗口波段的研究较多,对60GHz和118GHz等非大气窗口波段的研究较少,60GHz和118GHz在晴空条件下传播时,由于处于氧气吸收带,对电波的传播产生很大的衰减,相对大气窗口波段略显不足,因而相关研究较少。但是在多元化的今天,劣势可化为优势,在其他方面得到应用。因此,对60GHz波段和118GHz频点的研究也变的更加重要。本论文将对此波段在大气传播时的各项传播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责任编辑:qin)